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炯

中国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炯
Remove ads

jiǒng(650年—?),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官员。初唐四杰之一。

事实速览 杨炯, 姓 ...

生平

杨炯的曾祖杨初在北周为大将军,隋朝任宗正卿、常州刺史、顺杨公,唐朝任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伯祖杨安被王世充封为鄯国公,因为谋划归附唐朝被王世充杀害,唐朝赠予大将军,另一伯祖杨善会是隋朝清河郡通守,被窦建德杀害,在《隋书》有传[1]。杨炯父亲和祖父则史无记载,其自称小时穷贱[2][3]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十歲被举为神童[註 1],显庆五年待制弘文馆[3]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永淳元年(682年),被中书令薛元超举荐为崇文馆学士,及太子詹事司直[註 2]。中书令裴炎十分看重杨炯和杨炯堂弟杨献,称他们为弘农二俊。在此期间,杨炯写作了不少文章,还为王勃编集并作序[3]。在序中借以对王勃文学方面的评价,对当时盛行的上官体诗风进行了批判[3]

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因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失败而受到牵连,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註 3]天授元年(690年),與宋之問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註 4]

如意元年(692年)后改任盈川县,吏治以严酷著称[4]。后死於盈川任所,归葬洛阳。

Remove ads

卒年

杨炯卒年不可确考。杨炯诗文可系年的最后一篇作于长寿二年(693年)[3]闻一多唐诗大系》系其卒年为695年左右,并不确定,但不知定为该年依据。另一说卒年为692年,均是以任盈川令之年为其卒年[3]

文学评价

杨炯恃才傲物,听说自己为四杰之一后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後。」还传言他嘲笑朝廷官员是「麒麟楦」,意即披着麒麟皮的[3]

杨炯擅长写边塞诗,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胡应麟诗薮·内编》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

家庭

曾祖

  • 杨初,北周大将军,隋朝宗正卿、常州刺史、顺杨公,唐朝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1]

夫人

  • 陇西李氏,出自丹杨房,赵郡太守、雍州大中正、上开府、永康公李诠曾孙女,幽州都督、镇军大将军、上柱国、丹阳公李客师孙女,上骑都尉、隰川县县令、丹阳公李大善之女[5][6]

著作

诗文集有《杨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共33首。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