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山口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山口站map
Remove ads

东山口站广州地铁一号线和六号线的換乘站,位於中國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路农林下路署前路和东华北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地底。一號線車站於1999年2月16日啟用,六號線車站則在2013年12月28日啟用。

事实速览 东山口Dongshankou, 位置 ...
Remove ads

车站結構

东山口站目前分为两个站体:位于中山一路的1号线车站、以及位于署前路的6号线车站。两线站体大致成倒“L”字型,两线站厅通过付费区换乘通道,以及行人过街通道连接。周边为中山一路、署前路、內環路高架橋以及附近建築。

由于两线车站建设年代不同,两个車站的色系以及装修风格都有所不同:1号线为米黄色车站色系+红色花岗岩柱;6号线采用玻璃板以及卡其色的车站色系。

1号线楼层

Thumb
1號線站廳
Thumb
1号线2站台
Thumb
车站換乘通道

1号线车站共设有两層。地下一層為站廳及換乘通道,并与行人过街通道相连;地下二層為1號線月台。

地下一层 1号线站厅 售票机客服中心商店安检设施
换乘通道 前往 6号线
市政通道
(非付费区)
地下行人过街通道
地下二层 2 站台 1号线 西塱方向(下站:烈士陵园
岛式站台
1 站台 1号线 广州东站方向(下站:杨箕

6号线楼层

Thumb
6号线4站台
Thumb
6號線站廳
Thumb
6号线车站柱面裝飾

6号线车站共设有四層。地下一層為站廳,并与換乘通道和行人过街通道相连;地下二層為缓冲平台;地下三層為設備區;地下四層為6號線月台。

受地面环境所限,6号线车站采用明暗挖结合形式建设,其中站厅为明挖。本站原计划完成站台隧道建设后供盾构机通过,但左线隧道因征地拆迁工作滞后未能按时施工;而建设时国内盾构机缺乏,该区间的盾构机计划完工后转至3号线北延段工地施工。为保证3号线北延段按时在亚运前开通,同时避免盾构机长期停机造成经济损失,本站改用“先隧后站”方式建设,即盾构先行掘进,再采用矿山法扩挖站台隧道及横通道[2]

地下一层 6号线站厅 售票机客服中心母婴室安检设施文化艺术墙
经换乘通道前往 1号线
市政通道
(非付费区)
地下行人过街通道
地下二层 缓冲平台 来往站台和站厅
设备区 车站设备
地下三层 设备区 车站设备
地下四层 4 站台 6号线 潯峰崗方向(下站:东湖
分离式站台
卫生间;通道连接两侧站台
分离式站台
3 站台 6号线 香雪方向(下站:区庄

站厅

東山口站有兩个站厅:1号线站厅和6号线站厅。東山口站的收费区设于1号线站厅的中部和南侧、6号线站廳的东北侧以及换乘通道,付費區通過换乘通道相連,非付費區則通過市政過街通道相通。1号线和6号线站厅的收费区各自设有多组扶手电梯、楼梯以及1台专用电梯可供乘客前往月台。由于1号线連接站台與站廳的专用电梯位处站厅的电梯门设于站台东侧的非收费区域,乘客使用時需要向車站工作人员求助以便協助使用。

受车站设计的所限,6号线车站部分無法设置直達站廳及站台的升降机,只能分開設置两台升降机,乘客如需乘坐升降机來往站厅和站台,都只能先抵達緩衝層,隨後再转乘另一部升降机[3]

作为6號線首期六個文化站之一,在6號線站廳設有以「印象東山 西韻情懷」為主題的文化藝術牆,主要內容為東山洋樓。柱面裝飾的內容亦為東山洋樓[4]

目前東山口站设有便利店面包糕饼店等。车站商店全部设于1号线站厅,大部分均設於C出口旁,少数则设于D出入口旁。此外本站亦设有自動售賣機及自动售卡/充值机等设施。

另外,本站的母婴室设于6号线站台付费区处[5]

Remove ads

換乘

東山口站與楊箕站、黃沙站一樣,均採用經過兩線站廳的通道換乘模式。但與楊箕站不同的是,雖然是同樣直接利用原出入口通道作為換乘通道,但東山口站的通道較為寬敞,長度也較短。但在換乘通道與6號線站廳相接的位置,由於高度差較大,設置了一座較高的樓梯,同時設置了一條斜坡,供殘疾人士使用。

月台

本站1號線為島式月台,設於中山一路地底,6號線為設有一組同層的分離式月台,以島式月台的方式排列,設於署前路地底。另外,6号线在月台中南部之間設有暗挖的行人通道,本站的卫生间設於6號線月台北端[5]

另外,本站1號線月台東側設有一條存车线,可供列车折返[6]

两线月台上的書法字也有所区别,1号线采用的是华文新魏電腦書法字,6号线采用的是华文行楷電腦书法字。

Thumb
2号月台全景图,1号线专用
Thumb
3号月台全景图,6号线专用

出入口

东山口站共设有四个出入口,其中C出口、F出口均连通市政过街人行隧道。6號線站廳亦有一獨立出口直接通往該人行隧道。

本站原本设有A出入口,由于配合1、6号线的换乘通道建设于2009年11月30日停用并進行改建工程。现时原A出口通道已成為換乘通道,並劃入付費區,功能亦已被E出口取代[7]。另外,D口旁原连通地下商场,地下商场亦设有连接地面的出入口供乘客直接前往达道路等地,后来因人流问题该商场关闭,同时地下商场出入口亦一同废弃。而D出口曾于2022年10月28日至2023年5月14日暂时封闭以加装扶梯[8][9]

更多信息 編號, 设施 ...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东山口站周边设有东山口、东山口(东华北路)、农林东、农林下路(广药附属一院)等多个巴士中途站,以及东山(署前路)、东山口(东华北路)[註 1]、东山(东华北路)[註 2]以及东山电车总站等巴士总站,方便乘客接驳巴士前往其它周边地区。

更多信息 接駁交通列表, 编号 ...
Remove ads

利用狀況

東山口站處於中山一/二路、署前路、農林下路及東華北路四條道路的交匯處,東山電車總站也位處於附近,交通四通八達。同時本站也位於原東山區的中心地帶,除了住宅林立外,商業也相當發達,每日都車水馬龍。因此本站的客流一直居高不下,站內客流如織。在6號線開通後,本站的客流進一步上升。

历史

车站

東山口站最早出現在1988年的地下鐵道路網規劃的初步方案中,是1號線的一個中途站,位置已大致與現時相同。而在1997年的《廣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最終報告)》,東山口站被確定為當時1號線與3號線(現5號線)的換乘站。但由於當時車站建設已接近完成,並未能作出相關預留。在後來的2003年規劃中,本站改為1號線與6號線的換乘站。

1993年12月28日,1號綫正式開工興建。1999年2月16日,東山口站隨一號線全線通車而啟用。

2006年,6號綫正式開工興建。為配合6號線車站的建設,本站原A出口亦於2009年11月30日停用[10]。2008年3月,东湖黄花岗区间盾构成功穿越1号线上下行线[11]。2013年12月28日,6號線正式通車,本站成為1號線和6號線的其中一個換乘車站[3]

2022年12月3日,因疑似有网民计划在该站外进行示威[12],本站应当局要求在当晚关闭[13]

Remove ads

東山口人行隧道

Thumb
位于原A口附近的行人过街出入口

1998年12月,東山口人行隧道開工。該隧道與東山口站A出口及C出口直接相連,同時連通農林下路、中山二路、東華北路及署前路等附近道路。2000年1月完成结构和装修工程并通过验收。但由於消防报建等问题,輾轉至2001年12月才啟用。人行隧道啟用後,由於能直接通往地鐵車站,間接增大了東山口站的服務覆蓋範圍[14]

而在2013年底6號線啟用後,由於東山口站原A出口通道已成為換乘通道,劃入車站付費區,因此在換乘通道西端建起一道閘門,平時放下鐵閘分隔換乘通道與人行隧道,僅緊急時候開放供疏散。因此原連接A出口的一段人行隧道成為了斷頭路。但東山口站新設的F出口與人行隧道連通,附近數米即為人行隧道署前路出口。同時在原通往A出口的隧道前方也增設一個出口,直接連接6號線車站和人行隧道。

註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