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鈺雄
臺灣刑法學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鈺雄(1964年—),臺灣臺北縣人,刑事法學者,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專任教授[1][2][3][4][5]。
Remove ads
家庭
生平
刑事訴訟法名師,舊時在補習班所著《刑事訴訟法》(使用筆名慧巽)一書曾為考生人手一冊之必備「聖典」。 在德國跟隨克勞斯·羅可辛(Claus Roxin)學習刑事法。2005年獲德國宏博基金會(Humboldt-Stiftung)研究獎勵金資助,再赴德深造半年,以歐洲刑事法之整合趨勢為研究範圍。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2012.08-迄今)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研究中心召集人
著作
對軍事審判制度的觀點
早期強烈批判軍事審判制度,在其著作《刑事訴訟法》中認為軍事審判不符合現代法治國家的要求,質疑軍事審判的專業性、客觀性以及可能違憲的問題。認為最少在平時,無論平民或軍人犯罪都應回歸到一般司法的常軌。
後來軍中發生洪仲丘的事件,再次引起社會上軍事審判存廢的討論。在新聞媒體上發表一篇以《告別戒嚴幽靈 廢除軍事審判》為題的文章,質疑戰時能否設置軍事法庭,並且指出在平時軍事審判的存在毫無道理,認為在解嚴後26年,該擺脫戒嚴幽靈,也就是在平時,把軍人犯罪回歸到普通檢察署和普通法院來偵查和審理。軍事審判制度於2013年因為洪仲丘事件的原因修法,分成戰時與平時,平時軍人犯罪改由普通法院審理。
2025年3月,賴清德總統宣布將恢復平時的軍事審判。在Facebook上發布《軍事審判制度——我們還有明天嗎? 》,認為戰時和平時的二分法形同虛設,新型態「灰色戰爭」的威脅使得在平時排除軍事審判變得不切實際,肯定賴清德總統對軍事審判的宣示,表示未必是最好,但為亡羊補牢之舉,批判過去12年來的立法怠惰。[9]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