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鹨

鹡鸰科鹨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鹨
Remove ads

林鹨学名Anthus trivialis)为鶺鸰科鹨属鸟类。其繁殖範圍遍及大部分歐洲和古北界,向東延伸至東西伯利亞山脈。它是一種長途候鳥,冬季遷徙至非洲和南亞。學名來自拉丁語anthus是草原小鳥的名稱,種名 trivialis意指「普通的」。

事实速览 林鹨, 保护状况 ...
Thumb
大杜鵑Cuculus canorus canorus在林鷚Anthus trivialis巢中產下的卵
Thumb
Anthus trivialis trivialis

其繁殖棲地為開闊的樹林和灌木叢。巢築於地面,通常產下4-6顆卵。這種鳥類以昆蟲為食,與其近親相似,但也會吃一些種子。

Remove ads

分類

林鷚由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於1758年在其《自然系統自然系統》中首次進行物種描述,命名為Alauda trivialis。林奈指出該物種分布於瑞典。[2] 種小名trivialis拉丁語中意為「普通」或「平常」,源自拉丁語trivium,意指「公共街道」。[3] 現在,林鷚被歸類於德國博物學家約翰·馬托伊斯·貝希斯坦於1805年引入的鷚屬Anthus[4][5]

目前認可兩個亞種:[5]

  • 林鹨指名亚种 A. t. trivialis(林奈, 1758) – 繁殖於歐洲,向東延伸至西南西伯利亞、伊朗北部和土耳其、哈薩克斯坦東部、中南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西北部;冬季遷徙至印度和非洲。包含建議的亞種sibiricus。在中国大陆分布於新疆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6]
  • 林鹨天山亚种 A. t. haringtoni威瑟比,1917) – 繁殖於西北喜馬拉雅山;冬季遷徙至印度中部。在中国大陆分布於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巴基斯坦Gitidas,KhaganValley,Hazara。[7]
Remove ads

描述

這是一種小型,外形與草地鷚相似。其上部為棕色條紋,腹部為白色,胸部為黃褐色並帶有黑色標記。與體型略小的草地鷚相比,林鷚的喙較粗大,且胸部黃褐色與腹部白色的對比更加明顯。林鷚更容易棲息於樹上。

其叫聲為強烈的spek,與其近親較弱的叫聲不同。其飛行時的歌聲特別明顯,鳥類從樹上飛起一段距離,然後以僵直的翅膀滑翔下降,歌聲在最後變得更加拉長。

生命週期

  • 9月中至4月中: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 4月中至5月初:遷徙並抵達英國等國家
  • 5月初至8月:繁殖季節,每年育有兩窩後代
  • 8月至9月中:飛回撒哈拉以南非洲

分佈與棲地

分布于欧洲南至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高加索、伊朗、东至贝加尔湖、勒拿河、前苏联、南至帕米尔、喜马拉雅山西北部、非洲、印度以及中国大陆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1]

林鷚繁殖於帶有樹木的棲地,包括低地荒原矮林。它主要出現在靠近荒原的開闊林地,或開放結構的橡樹林,因此需要大量修剪以保持稀疏的特徵。林鷚偏好低矮的樹冠和中型樹木,周圍有不到2米高的灌木叢和刺藤,水平視野相對較高。它喜歡草地和石楠的馬賽克式分佈,但不喜歡過度放牧的短草,因此輕度至中度放牧是最佳的棲息環境。[8]

行為

繁殖

Thumb
在英格蘭北部克利爾費爾棲息地發現的樹鷚巢,一窩裡有六個顏色較深的蛋。

林鷚的巢築於地面,位於草叢石楠叢中,由雌鳥築巢。每窩產下4至6顆卵,雌鳥負責孵化。卵在12-14天後孵化,雛鳥由雙親共同餵養,並在12-14天後離巢。其巢有時會被大杜鵑Cuculus canorus巢寄生[8]

覓食

林鷚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通常是昆蟲,但也會吃一些植物材料。它們主要在地面上覓食。[8]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