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柯培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柯培元(?—?),山東胶州人,清朝政治人物,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舉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一月署噶瑪蘭廳同知[1],以熟番歌描述清治下漢人欺壓台灣原住民而聞名。
生平
柯培元曾于道光十四年,接替彭衍堂任龙岩州知州一职[2][3]。
- 蘭廳開考
道光十五年時任噶瑪蘭廳同知柯培元向臺灣道府為噶瑪蘭的「學校」陳情,曰「竊惟人文不囿於山川,而士氣端資於培植」[4],自嘉慶十七年(1812年)清朝設置噶瑪蘭廳,楊廷理為首任噶瑪蘭廳通判,創建仰山書院於廳治西面文昌宮左側(今宜蘭市文昌廟)[5],二十餘年「按期考課」,入書院肄業者陸續已有240餘名,蘭廳開考的資格實綽綽有餘。[6]
文學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賤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荒埔將墾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傳聞城中賢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啁啾磔格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訴未終,官若聾。竊窺堂,有怒容。堂上怒,呼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諭:「嗟爾番,爾何言,爾與唐人皆赤子,讓耕讓畔胡弗聞。」吁嗟乎﹗生番殺人漢奸誘,熟番獨被漢人醜,為父母者慮其後。[7]
著作
- 噶瑪蘭志略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