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温内斯王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温内斯王国
Remove ads

格温内斯王国[10](英語:Kingdom of Gwynedd威爾斯語Gwynedd中古威爾斯語:Guynet;中世纪拉丁语Venedotia/Norwallia/Guenedota),又译圭内斯王国,是5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侵略不列颠期間,布立吞人建立的罗马帝国继承国之一。该国占据威尔士西北部。

事实速览 格温内斯王國Teyrnas Gwynedd, 首都 ...

格温内斯王国是不列颠历史上重要的王国,其国王於被內憂外患所削弱之前享有“布立吞人的国王”的尊号。

Remove ads

歷史

格温内斯最早記載的統治者是库内达英语Cunedda,來自於“马瑙戈多丁”地區(位於現今的蘇格蘭東南部)。7世紀時,格温内斯國王卡德瓦隆·阿頗·卡德凡英语Cadwallon ap Cadfan曾率兵攻打大不列顛的諾森布里亞王國。格温内斯在羅德里大帝在位期間(844年—878年)勢力迅速增強,他併吞了鄰近的開雷迪吉昂王國英语Kingdom of Ceredigion並擊退進犯的維京人。羅德里大帝的後裔分為阿伯弗洛家族英语House of Aberffraw丁弗魯家族英语House of Dinefwr兩支,格温内斯由阿伯弗洛支統治。

歐文·圭內斯是12世紀的格温内斯國王,以及威爾斯歷史上最傑出的統帥之一。在他的帶領下,格温内斯與德赫巴思的聯軍於克魯格莫爾戰役英语Battle of Crug Mawr大敗入侵的諾曼軍隊[11],在那之後又擊敗了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入侵部隊[12],1160年代左右歐文·格温内斯開始自稱“威爾士親王”。他死後威爾斯一度陷入內戰,直到他的孫子盧埃林大帝將其再度統一。盧埃林大帝統治威爾斯長達45年(1195年—1240年)。

Thumb
十三世紀初的威爾斯

盧埃林大帝死後,威爾斯與英格蘭的衝突再起。在1267年簽訂的蒙哥馬利條約英语Treaty of Montgomery中,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承認盧埃林大帝之孫盧埃林·阿頗·格魯菲德威爾斯親王的頭銜。[13]然而,亨利三世之子愛德華一世即位後拒絕承認威爾斯的獨立,他在1277年率軍大舉入侵威爾斯。1282年盧埃林·阿頗·格魯菲德去世,此後威爾斯成為英格蘭王國的領土。[14]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參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