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梅西叶环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梅西叶环形山[1](Messier)是月球正面丰富海东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约形成于11亿年前的哥白尼纪[2],其名称取自法国天文学家夏尔·梅西耶(1730年–1817年)[3]之名命名,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该陨坑形成于哥白尼纪时期[2]。

特征描述
在梅西叶环形山周边:西北是塞奇陨石坑、北面为昂维尔陨石坑、西南偏西有伊本·白图泰陨石坑,阿蒙顿陨石坑位于它的南面、偏西侧则是卢伯克陨石坑。梅西叶环形山西北偏西处横亘着梅西叶月溪,西北方是塞奇山脉,它们的背后是静海;陨坑东、北二侧分别是加图山脊和盖基山脊[4]。月坑中心的月面坐标为南纬1.9°、东经47.6°,直径长99公里[5],深约1300米[6]。
梅西叶环形山外形呈东西走向的卵状,再往西则是带有二道向西超过100公里明亮辐射纹的孪生卫星坑“梅西叶 A”,梅西叶 A 坑南北向更长,有一个向西凸出的弧形扩展区。 1967年8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月球轨道器5号拍摄了梅西叶和梅西叶 A 坑高分辨率的照片。月球轨道器5号的041图像被存档在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上。在此所显示的部分月球轨道器5号照片是月球轨道器图像恢复项目组从原始磁带上提取出来的。
梅西叶和梅西叶 A 陨坑的内部反照率较周围月海更高,每座陨坑中央也有一条暗纹。从梅西叶 A 陨坑边缘发出的两道醒目、近乎笔直的辐射纹,与梅西叶陨坑的蝶翅状射纹形成直角,向西延伸100多公里直抵丰富海的西侧边缘。月海表面的一些月坑也覆盖着来自其它陨石坑的明亮辐射纹。 从理论上讲,梅西叶环形山形成于一次入射角度极低的撞击,而梅西叶 A 坑则可能是该撞击体的后续反弹撞击。低角度撞击也解释了所形成的不对称射纹系统。
梅西叶环形山已被月球及行星观测者协会分别列入《内侧壁坡带有暗黑辐射纹的撞击坑列表》[7]和《带有明亮辐射纹系统的撞击坑列表》[8]。
Remove ads
月球瞬变现象
在梅西叶环形山和梅西叶 A 卫星坑中曾观测到如浮云的月球瞬变现象(TLP)。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梅西叶环形山的卫星坑,将通过在其陨坑中心点旁放置一字母而在月球地图上标示出来。

图集
备注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