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棕鼯鼠
松鼠科鼯鼠属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棕鼯鼠(學名:Petaurista petaurista)屬於嚙齒目的松鼠科。分布東南亞地區、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兩側山麓與中國中部,使用的棲地多樣,包含森林、農作木林以及較開闊的地區。[1][2]是體型最大的樹棲型松鼠之一,各地族群外貌有些許差異,依分布地區又區分為數個亞種,各亞種背部的毛色皆帶有程度不一的紅棕色與毛色較淺的腹部。分布於巽他古陸的族群,其外表大致符合上述,但是其分類地位仍有歧異,不同的發表將巽他古陸的族群歸類為另外一個物種,或者是獨立的物種。[1][3] 與其他的飛鼠相似,棕鼯鼠主要為夜行性,能夠在樹間以滑翔的方式移動,藉由展開連接前肢、後肢與尾巴的皮膜,能夠滑翔相當遠的距離(但與鳥類和蝙蝠的「飛翔」不同)。[2][4]為草食性動物,雌性棕鼯鼠一胎可產一或兩隻子代。[4]即使面對棲地喪失與獵捕壓力,整體的族群數量仍能維持,目前於紅皮書的保育等級為:無危(least concern)。[1]
Remove ads
分布、外觀與分類
棕鼯鼠是體型與體長最大的鼯鼠之一,體長為28.5—55公分(11英吋—1英尺9.5英吋);尾長為34—63公分(1英尺1.5英吋—2英尺1英吋);體重為990—3,200公克(2.2–7.1磅)。[2][5]在各地區的雄性體型大至上比雌性來得小,體重也較輕。[4][6] 由外觀與分佈地區的差異,棕鼯鼠被分為數個亞種。[2]部分亞種曾經被處理為印度大鼯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 philippensis)、紅白大鼯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 alborufus)或斑點大鼯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 elegans)的亞種,或者是自成一個物種。在1980年以前,當時部分發表將印度大鼯鼠視為棕鼯鼠的一個亞種。[3]
亚种
- 棕鼯鼠海南亚种(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hainana),G. Allen于1925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7]
- 棕鼯鼠泰国亚种(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lylei),Bonhote于1900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西部、西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8]
- 棕鼯鼠越南亚种(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miloni),Bourret于1942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9]
- 棕鼯鼠贡山亚种(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nigra),Pen et Wang于1981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高黎贡山)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贡山。[10]
- 棕鼯鼠四川亚种(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rubicundus),Howell于1927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宜宾西北。[11]
- 棕鼯鼠福建亚种(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rufipes),G. Allen于1925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西、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永安。[12]
Remove ads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