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椪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椪柑(學名:Citrus deliciosa)[1][2]屬柑橘類,柑的一種,原產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那格浦爾之古老柑桔品種,為世界有名且栽培最廣之寬皮柑。在年均溫18℃以上之地區即可生產,但以20~22℃之年均溫下能生產品質優異之椪柑。
Remove ads
臺灣栽培歷史
唐朝即由印度傳入華南,西元1775年由廣東潮州引入臺灣植於新庄。臺灣椪柑有高墻系及低墻系兩種,1950年代在台北林口地區發現軟枝系(枝條水平生長,樹形似檸檬)。1970年代亦在東勢發現無籽椪柑(果形較高、糖度較低)。臺灣椪柑栽培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產區之變遷從最早雲林二崙到彰化員林、新竹新埔,而後至臺中東勢、苗栗卓蘭、嘉義梅山等地,曾有輝煌的椪柑生產。臺灣椪柑栽培面積在1987年為1萬4千多公頃,年產量為17萬多公噸達最高峰,而後逐年減少到1997年之9,675公頃,年產量為14萬公噸,目前有逐年愈來愈少之趨勢。產季為每年十月至十二月以雲、嘉、南地區之鮮採椪柑供應大部分市場;國曆年過後,元月、二月為中北部:臺中大坑、豐原、東勢、石岡、苗栗卓蘭及新竹寶山、新埔、峨嵋等地之貯藏椪柑供應市場,多少已有產區與市場區隔情形出現。[3]
產地
原產於印度,主要產地包括美國、巴西、臺灣,其他產地如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国南部等地。
在臺灣,椪柑供應期由十月至翌年一月、二月。十到十二月為「青皮椪柑」產期,主要產地集中在台南、嘉義、台中。一至四月為「貯藏柑」供應期,一月採收而貯藏至四月,主要產地在台中、苗栗、新竹。嘉南地區日照充足,十月初椪柑果皮仍綠,但已稍具甜度,此時採收供應就是「青皮椪柑」。青皮椪柑不易貯藏,只能供應到十二月。而中、北部地區,日照不如南部充足,椪柑成長期間較長,成熟時,果皮橙黃,酸甜適度,又耐貯藏,貯藏技術好時可供應至四月。[4]。
營養
為美國癌症學會所認定的30種抗癌蔬果之一,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紀錄,含有可貴的植物性化合物,分別存於皮肉之中,在果皮中含有類黃酮素,揮發油(檸檬油精屬松烯類),果肉中含豐富的B-胡蘿蔔素、橘紅素、類胡蘿蔔素、枸櫞酸、多酚類,構成香味的Limonoid,胺基酸,無機塩中鋅,纖維素、果膠,有機酸,維他命P,葉酸等,含維他命C高,A亦高,為自然美味養份完整的水果。[5][6]。
參考
外部链接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