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欧内斯特·劳伦斯

美国物理学家,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得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欧内斯特·劳伦斯
Remove ads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英語: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又译恩奈斯特·勞倫斯美国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1][2][3]劳伦斯于1930年代初在伯克利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因此获得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4]

事实速览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 Ernest Orlando Lawrence, 出生 ...

劳伦斯于1931年创立了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该实验室后来更名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4],并由此开创了由大型研究团队开展大科学研究的模式[5]曼哈顿计划期间,基于回旋加速器,劳伦斯又发明了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Calutron),该仪器被广泛利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铀浓缩[6][7][8]

Remove ads

早年生平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坎顿市[3]1922年,劳伦斯本科毕业于南達科他州州立大學,1923年获得明尼蘇達大學物理学硕士学位,后旋赴芝加哥大學研究一年,最後於24歲時獲耶魯大學物理學博士学位。[3]

科研生涯

1928年,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物理学副教授, 两年后成为正教授, 是该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5]。1931年,劳伦斯在伯克利创立了“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Radiation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该实验室后更名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4]

劳伦斯于1930年代初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基于此,伯克利的化学家以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员共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第97号元素“(Berkelium)”即是以伯克利來命名。[4][9]著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也是欧内斯特·劳伦斯在伯克利的博士研究生。[10]

曼哈顿计划期间,基于回旋加速器,劳伦斯还发明了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Calutron),被广泛利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铀浓缩,主要地点在田纳西州橡树岭橡树岭国家实验室)。[6][7][8]

Remove ads

奖项荣誉

欧内斯特·劳伦斯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而获得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1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以及103号化学元素之名稱由來便是源自於欧内斯特·劳伦斯的貢獻並紀念他。[4]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