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目法,又称数目法、计目制,是圍棋比賽結束時的一種判断胜负的方式,在中国唐宋时期曾流行,[1]目前為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围棋协会所採用,[2]雙方需將之前的提子妥善保管,於結束時填入對方的領地中,提掉死棋並整地,最後計算雙方的目數和貼目,總合較多的一方獲勝。[3]與数子法相比,比目法較為麻煩於需要保管好提子,較於簡單於只需算雙方的地。
日本规则及韩国规则的比目法基本相同,而与中国数子法在某些场合会有判断上的差异。而美国规则(AGA Rules)[4]中,数子法和比目法通用并行,但结果相同,因為美国规则的比目法有“虚手换俘”的规定,也就是每使用一次弃着,需要向对方提交一枚己方棋子作为俘子,且最後行棋的必須是白方。也就是說,白虛+黑虛不意味着對局結束,白虛+黑虛+白虛才意味着對局結束。因此美国规则的比目法點數計算概念接近於中国规则、应氏规则的數子法。
參見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