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水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水郡中国古代的。東漢時曾一度改名漢陽郡

事实速览 历代变更, 設置 ...

建置沿革

漢代天水郡

漢代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天水郡治所平襄縣,屬涼州刺史部西漢後期,天水郡領十二縣、四道:[1]

更多信息 县、道名, 治所今在 ...

新莽時,改天水郡為填戎郡東漢初復為天水郡[2]

東漢初領冀、望恒(漢書作望垣)、阿陽、略陽(《漢書》作略陽道)、勇士、成紀、隴、蘭干、平襄、豲道、街泉、清水、奉捷、罕幵、戎邑道、緜諸道16縣。漢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析成紀縣置顯親侯國,後國除為縣。[3]東漢時,天水郡移治冀縣,街泉縣併入略陽縣,省戎邑、罕幵、綿諸、清水、奉捷五縣(道),隴西郡之上邽、西二縣改屬天水郡。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改天水郡為漢陽郡[4][5]永初五年(111年)左右,隴西郡上邽、西2縣來隸[6]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分漢陽郡之豲道縣置南安郡漢獻帝初平四年(193年),分漢陽郡之上邽縣置永陽郡[7]建安十九年(214年)南安郡、永陽郡廢,所屬豲道、新興、中陶、上邽、清水、罕幵、緜諸道7縣來隸。

東漢末,領冀、望恒、阿陽、略陽、勇士、成紀、隴、蘭干、平襄、顯親、西、豲道、新興、中陶、上邽、清水、罕幵、緜諸道18縣。

魏晉北朝

初,復改漢陽郡為天水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置秦州,天水郡改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并入雍州。太康七年(286年),復立秦州。太康中,天水郡領六縣:上邽、冀、始昌、新陽、顯新、成紀。[8]

北魏初,改上邽縣為上封縣。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分天水郡置漢陽郡[9]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廢天水郡,其地屬秦州

隋代天水郡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秦州为天水郡。天水郡領六縣:上邽、冀城、清水、秦嶺、隴城、成紀。[10]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薛舉,改天水郡為秦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秦州為天水郡,治所由成紀縣之敬親川遷移到上邽縣。天水郡領五縣:上邽、成紀、伏羌、隴城、清水。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天水郡為秦州。[11]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天水郡有60370戶,261348口。[2]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天水郡有27423戶,130138口。[7]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天水郡有8500戶。[8]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天水郡有52130戶。[10]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天水郡有24827戶,109700口。[11]

行政長官

天水太守(前114年—9年)

填戎大尹(9年—23年)

天水太守(23年—74年)

  • 周業,汝南安成人,漢光武帝建武初在任。[14]
  • 馬成,字君遷,南陽棘陽人,漢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在任。[15]
  • 溤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漢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行天水太守事。[16]
  • 樊曄,字仲華,南陽新野人,漢光武帝建武中在任,視事十四年,卒官。[17]

漢陽太守(74年—220年代)

Remove ads

天水太守(220年代—557年)

天水郡守(557年—583年)

天水郡太守(607年—619年)

  • 乞伏慧,字令和,馬邑鮮卑人,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免官。[56]
  • 丘和,河南洛陽人,隋煬帝大業中在任。[57]

天水郡太守(742年—758年)

參見

註釋及徵引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