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池田鐵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池田鐵道(日语:-池田鉄道/いけだてつどう)是一間曾經連接長野縣南安曇郡穗高町(現時:安曇野市)安曇追分站至同縣北安曇郡池田町北池田站之間的鐵路線暨鐵路公司。
概要
在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大糸線的前身信濃鐵道時代,當時在安曇追分至信濃松川之間好走線是在高瀨川右岸地帶。而在左岸地帶,一班來自該區的池田町居住主導成立池田鐵道。在資本上,該公司實際為信濃鐵道的子公司。當時由於信濃鐵道已經電氣化,因此池田鐵道會為一條電氣化鐵路。電力方面是取自信濃鐵道。電動列車也是與信濃鐵道電動列車相同。因此實際上,池田鐵道為信濃鐵道的支線。
最初,白馬自動車軌道為了與信濃鐵道競爭,便申請了從明科經池田至信濃大町的鐵路申請,可是沒有獲批,因此便就有池田鐵道的計劃[2]。另外,由於白馬自動車軌道大部分走線是與信濃鐵道並行,因此在大正14年6月拒絕了這個申請[3]。
但是在路線啟用後,經營業務一直較差,在經濟蕭條下,路線被戲稱為「山雀列車」(=從頭到尾都是空的),路線被陷入了困境。後來為了減省成本,便不再使用電氣化列車,使為使用柴油列車行走,但是得出來的效果不大。在1937年(昭和12年)6月1日,信濃鐵道被國家收購入,經營變得更加困難。而池田鐵道也希望與信濃鐵道一樣被國有化,但是被拒絕[注 1]。最後在1938年(昭和13年)6月6日全線廢除。
Remove ads
路線數據
Remove ads
運行形態
截至1933年(昭和8年)9月15日修正
- 客運列車班次數目:一日約20個往返班次(當時,所有車站沒有進行列車交會)
- 所需時間:全線14分鐘
- 1933年9月15日修正一刻,池田鐵道時間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歷史
車站列表
Remove ads
運輸業績
- 資料取自各年度版《鐵道統計資料》和《鐵道統計》。
Remove ads
車輛
在開業之際,池田鐵道準備了兩架電動列車(DeHa1、2)。該列車是由日本車輛製造製造的新木製轉向架列車(載客量100人)。該列車與信濃鐵道主力電動列車DeHa1形一樣,都是單邊3門大型列車。由於考慮到直通運輸而有這個設計。
但是由於池田鐵道業績不良好,因此公司已經不能支付電費。在1936年(昭和11年),兩架電動列車轉讓給信濃鐵道以償還部分債務。另外由於列車改用內燃機推動,因此便使用了部分售賣電動列車的金額,購買兩架由日本車輛製造的半鋼製兩軸汽油列車(載客量40人)(KiHa1、2)和一架由加藤製作所製造的汽油機車(1)。新的車隊顯示了殘酷的情況。
在售賣電動列車後,鐵路線上的電氣化設備沒有被移走,這是由於為了在多客時期,可借用信濃鐵道的電動列車行走池田鐵道,但是實際上沒有這樣發生。並在1937年(昭和12年)6月申請取消使用電力作為列車動力,在8月1日得到批准。兩架汽油列車在廢線後,分別賣給金名鐵道(即後來的北陸鐵道金名線,1987年廢線)和相模鐵道(現時:JR相模線)。
鐵路貨車不是由池田鐵道擁有,而貨車是從國鐵直通至池田鐵道。
Remove ads
遺跡
在各車站遺址附近設有由池田町教育委員會建立的路標。另外,由於安曇追分站是在安曇野市內,加上是JR東日本的土地,因此沒有設置路標。
終點站北池田站的站舍被遷移至別處,站舍原本位置用作其他用途。
替代輸送
現時,池田町營巴士 (長野縣安曇野線的走線是與當年池田鐵道相近。
注腳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