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叔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沈叔安(?—?),唐朝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西)人。

生平

唐高祖时官至刑部尚书武德七年(624年),高祖李渊派他出使高句丽国,册封荣留王高建武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将天尊像及道士传到高句丽,道士为国王道俗数千人讲《老子》,封沈叔安为吴兴郡開國公。官至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都督,死后,画其图像于凌烟阁,附于二十四功臣後。追贈禮部尚書、荊州大都督[1]谥号定。能作,《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作《七夕賦詠成篇》。著有《沈叔安集》二十卷,已经佚失。

家庭

父祖

姊妹

夫人

  • 陈净玲(574年-650年),陈宣帝第十三女,封齐熙长公主,唐朝武康国夫人、吴兴郡夫人。[4]

子孫

  • 子:沈訓之
  • 子:沈導之,朝散大夫、益州都督府司馬。
    • 孫:沈成福,通議大夫、台州刺史。
      • 曾孫:沈知敏(695年-742年),字仲和,排行第三,絳郡龍門縣尉。
        • 玄孫:沈晤[1]
  • 子:沈眷之[5]
  • 子:沈俊之,少府少監、淄曹邛三州刺史。
    • 孫女:沈氏(653年-731年),排行第四,封吳興縣太君,嫁左肅政臺侍御史慕容知廉。[2]

參考資料

相关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