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沈珣(1565年—1634年),字幼玉,號宏所[1]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生平

萬曆二十五年(1594年)丁酉科舉顺天乡试第十八名,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吏部觀政,三十四年授中書舍人,四十二年考選,四十七年授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2]。天启元年养病,三年升福建右参政[3],五年升湖廣按察使,六年升河南右布政使[4],七年升山东左布政使、沂州兵备[5],加升二品。崇祯三年山东巡抚,右佥都御史,四年考察去職。年70岁卒。

他的诗文讲究修饰,又善隶书,与兄长沈琦沈珫被称为“三凤”。著有《按黔抚济二疏稿》、《净华庵稿》。

家族

曾祖沈漢,户科給事中,贈太常寺少卿。祖父沈嘉謨,監生,以子沈位贈检讨。父沈倬,廪生,贈文林郎知縣。母陳氏,贈太孺人。永感下。兄沈瑶(监生)、沈瑾、沈璟(光禄寺寺丞)、沈瑜(监生)、沈琯(监生)、沈瓒(廣東按察司佥事)、沈琦(知縣)、沈瓊、沈瓏、沈珫(國子監學正)、沈璨(游击)、沈瑄、沈珂。弟沈璁、沈環、沈琬、沈珏。娶吴氏。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