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河道總督

中国明清时期政府职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河道總督满语ᠪᠢᠷᠠᡞ
ᠵᡠᡤᡡᠨ ᠪᡝ
ᡠᡥᡝᠷᡞ
ᠬᠠᡩ᠋ᠠᠯᠠᠷᠠ
ᠠᠮᠪᠠᠨ
穆麟德轉寫birai jugūn be uheri kadalara amban)為中國明清官制名稱,在清朝為正二品的官職。與一般兼掌政務和军务的總督不同,而是專門治理河道政务的总督官职。

明朝

明成化七年(1471年)冬十月因運河堵塞設立,並將漕河以南直隸徐州沛縣、山東省濟南府德州為界分為三段,命刑部侍郎王恕總督河道,亦稱總理河道總管河道大臣。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王恕改任南京户部左侍郎後不复常設,聞河有故則遣大臣行事往治之,事畢還朝。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黄河自儀封北决,越黃陵岡,入賈魯河,抵豐沛,威脅安平運道,十二月武宗命工部左侍郎崔岩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署理河道,駐紮濟寧。但正德五年(1510年)九月崔岩治河未濟,被劉瑾迫害致仕,武宗將南京右僉都御史李堂升任工部右侍郎,繼續整治河道。正德六年(1511年)二月功成。十二月因劉六劉七民變,命捕盜都御史陳天祥管治山東省東昌府以北河道,漕運都御史張縉管治南直隸徐州以南河道,蘇松巡撫河道總督管治東昌府至徐州沛縣河道以守河運。正德七年(1512)三月以鴻臚寺卿劉愷為都察右副都御史總都河道,遂成定職,任期三年。嘉靖十三年(1534年)以都察御史加工部尚书或侍郎职衔充任。隆庆四年(1570年)兼領軍務。到万历五年(1577年)因河道總督傅希摯與漕運總督吳桂芳因整修河道分歧太大無法調和,內閣首輔張居正並河於漕,升總督漕運兵部左侍郎吳桂芳為工部尚書河漕總督兼領軍務,新任總河。還未上任的新河道總督李世達改任浙江巡撫。萬曆十六年(1588年)四月直隶巡按御史見並河於漕後責分,而官無專督,故修浚之功怠於無事,急於臨渴,河患日深,遂上奏奏請河漕分開並重設河道總督。經內閣討論後神宗批准同意,此後沿用至清朝。[1][查证请求]

Remove ads

清朝

清朝沿用。後分設為三位河道總督。分別是

並依需要另設副總河

未分设之前的歷任總督
更多信息 姓名, 籍貫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