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洪醒夫
臺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洪醒夫(1949年12月10日—1982年7月31日),彰化縣二林鎮人,原名洪媽從,另有筆名司徒門、馬叢、洛堤、林邊,畢業於居仁國中、臺中師專。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8月19日) |
生平
十八歲進入文壇,創辦《這一代》月刊,參加「後浪詩社」,助理《台灣文藝》的編務,主編《六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大家文學選--小說卷》等。1967年在台灣日報副刊連載短篇小說,1968年和蘇紹連、蕭文煌在台中籌組「後浪詩社」,1970年與陌上桑、喬幸嘉、黃朝湖等人將已停刊的文藝雜誌《這一代》復刊,曾得吳濁流文學獎佳作,1974年與台中師專同學林碧雲結婚,婚後繼續創作,與妻林碧雲育有洪承甫、洪承民二子。1975年至神岡鄉社口國小任教。
洪醒夫曾經和友人說想將筆名取為「洪醒夫斯基」,向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看齊。[1]中華民國教育部曾選錄其作〈紙船印象〉、〈散戲〉兩篇至國、高中國文課本,其中〈散戲〉曾獲聯合報小說獎。
1982年7月31日當天,洪醒夫與好友利錦祥(豐原三民書局店東、現為民主進步黨成員)一起搭乘計程車由台北返回台中路上,由於當時適逢颱風安迪登陸台灣,在潭子鄉因路面打滑導致車輛翻覆,司機安然無恙,利錦祥重傷,洪醒夫肝臟破裂,送醫至豐原醫院,於次日早晨逝世,享年33歲[2][3]。遺孀林碧雲後來另嫁他人。[4]
Remove ads
著作
- 《黑面慶仔》(臺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 《市井傳奇》(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81年)
- 《田莊人》(臺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
- 高天生編:《洪醒夫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 王世勛、利錦祥合編:《懷念那聲鑼》(臺北:號角出版社,1983年)
- 黃武忠、阮美慧主編:《洪醒夫全集》(9卷:小說卷1-5、新詩卷6、散文卷7、書簡卷8、評論卷9)(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1年)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