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山神社殘蹟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古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山神社殘蹟是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古蹟,指定範圍內除了海山神社的遺蹟外,尚包括防空洞與積穗配水池在內[1]。
簡介
海山神社建於臺灣日治時期的昭和十三年(1938年)5月13日[1],因位於海山郡而得名,屬於無格社,供奉明治天皇、大己貴命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2]。
戰後神社建築主體被拆除後,主要殘存部分為神社階梯與第三鳥居柱礎,此外還有一些用石頭做的柱子[2]。
興建於昭和十六年(1941年),由官方動員青年團建設,共有七個出入口[2]。二次大戰後此地為臺新紡織廠所有,防空壕前半段以水泥補強改建成員工福利社,1970年代紡織廠關閉後閒置[2]。
積穗配水池屬於日治時期板橋水道系統的一部份,該系統由板橋街長山本義信計畫興建,水源是中和庄潭前凹地的湧泉,在經過處理送到瑞穗配水池後供板橋市街與後埔、深丘等地居民使用[2]。後來因供不應求,而打算於1941年擴建,但受太平洋戰爭影響而無法施工[2]。
二次大戰後,於1956年申請美援進行擴建,具體內容包括在埔墘鑿井增加新水源,還有建設積穗配水池,工程於1957年4月開始進行,於1958年10月完工[1]。現在積穗配水池已廢棄,於上方蓋了一座涼亭[2]。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