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褐脈粉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褐脈粉蝶
Remove ads

青園粉蝶(學名:Cepora nadina,英文俗名:Lesser Gull,別名:淡紫脈粉蝶、淡紫粉蝶、淡紫白蝶、淡紫異色粉蝶、青圓粉蝶)在台湾又名淡褐脉粉蝶,是粉蝶科的一種蝴蝶,是園粉蝶屬的一種。廣泛分佈於生物地理分佈區東洋界,包括中國華南台灣印度次大陸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廣大區域,模式產地為印度東部卡西丘陵[1]。一年多代。成蝶飛行頗為緩慢,好訪花,雄蝶有聚集吸水的習性[2]

事实速览 青園粉蝶, 保护状况 ...

中型粉蝶。翅膀背面白色,前翅前緣灰色,頂區及外緣黑色;後翅外緣灰色,脈端黑色。翅膀腹面前翅前緣,頂區灰黃色,中室下緣,外緣及鄰近翅脈灰色,後翅為不均勻的灰黃色。雌蝶翅膀背面灰褐色,中域具有白色斑紋,翅膀腹面前翅頂區及後翅整體灰黃色,翅脈灰色。旱季型背面斑紋退化,翅膀腹面褐灰色。[2]

幼蟲的寄主白花菜科(Capparaceae,又稱山柑科)中的尖葉槌果藤Capparis acutifolia,又稱獨行千里)、黑葉山柑Capparis sabiaefolia,又稱毛瓣蝴蝶木)等植物,取食部位為葉片。[2][3]

Remove ads

分佈

中國大陸(四川廣東廣西雲南海南香港)、台灣尼泊爾印度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印尼等。[4]

形態

驅體背面黑褐色,覆有白色毛及鱗片;腹面白色。雄蝶翅膀背面底色白色,前翅翅頂及外緣有黑褐色紋;後翅沿外緣有暗色紋。前翅腹面底色呈白色翅頂暗色,旱季個體呈淡紫褐色,濕季個體呈淺橄欖色。濕季個體翅脈上覆有暗色鱗。後翅腹面斑紋色彩類似前翅翅頂,但濕季個體上有數枚淺色紋。季節變異十分顯著。濕季個體豐翅腹面色深,雄蝶翅背面的黑褐色紋邊緣較不整齊,雌蝶翅背面的黑褐色紋遠較旱季型個體發達。[3]

兩性異形,雌雄斑紋相異。雌蝶的翅背面白紋較雄蝶縮減,模糊,特別是濕季個體。旱季期雌蝶斑紋色彩類似雄蝶而色彩略淺:濕季期雌蝶翅面大部分呈褐色,只在前翅中央及後翅前側各有一片白紋。雌蝶腹部腹面有白色墊狀發香鱗塊,雄蝶則無此構造。[3]

習性

雄蝶會群聚在潮溼的泥地或是溪邊的沙灘上吸水,群體裡常有其他種類粉蝶混雜其中。雌蝶多在花朵上吸蜜,或是尋找生長在樹林下層的山柑植株產卵。卵剛產下時爲淡黃色,發育後呈橘紅或紅色,雌蝶常將卵產於新芽上,不過偶爾會產於老熟葉片。3齡以下的小幼蟲休憩時會停棲在新葉中肋處,幼蟲體色以綠色為主,4、5齡幼蟲有時則會爬行至枝條基部停棲,化蛹前幼蟲會爬至較陰暗處,甚至在附近雜物上發現蛹。[5]

亞種

參考

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