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蒂姆·邓肯
美國籃球運動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蒂莫西·西奧多·邓肯(英語:Timothy Theodore Duncan,1976年4月25日—),外號「The Big Fundamental」[1],生於美属维尔京群岛首府克里斯琴斯特德[2],前職業籃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鋒/中鋒,職業生涯全部效力於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 |
鄧肯在中學二年級之前是一位游泳選手,在高中成為一名籃球選手,於就讀维克弗斯特大學期間加入籃球校隊,獲得了大西洋沿岸聯盟最佳運動員、奈史密斯學院年度最佳球員、約翰壺特大獎。畢業後,鄧肯以狀元身份加入馬刺隊。他曾獲得2次NBA最有價值球員,並且五度帶領馬刺队在1999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14年獲得NBA總冠軍,更是帶領球隊年年皆進入季後賽,亦三度成為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此外,鄧肯還十五度入選NBA全明星賽、十五度入選NBA最佳陣容、十五度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3],被公認是史上最偉大球員之一[4]。2016年7月11日正式宣布退休,結束了長達19年的NBA球員生涯。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鄧肯的母親為艾歐尼·鄧肯,是一位助產士;父親為威廉·鄧肯,是一位水泥工人。鄧肯是家中唯一的兒子,有兩位姐姐雪莉兒(Cheryl)和翠西亚(Tricia)。他們居住於美屬維京群島聖克羅伊的克里斯琴斯特德。在學校,鄧肯是位懂事、成熟的學生,並夢想能够像他姐姐翠西亚一樣成为一名優秀的奧運級游泳選手[6][7]。他的父母也非常支持,而鄧肯也在自由泳方面成為優秀的青少年選手,並將目標放在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6]。
1989年,颶風雨果肆虐,破壞當地島上唯一的奧林匹克游泳池,迫使鄧肯在重建期間,只好在大海游泳,但鄧肯對鯊魚十分畏懼[2],不喜歡到海中游泳,因此很快的就喪失了熱情。同時另一個打擊是鄧肯十四歲時,他的媽媽因乳癌而去世,在臨走之前,鄧肯答應媽媽一定要先完成大學學業,這也是為什麼鄧肯不在更早以前就離開大學打NBA。此後,鄧肯從游泳改為打籃球,而啟發他的,是他的姐夫[8]。
鄧肯想要藉著球場上的表現平復這些傷痛,但起初卻難以適應球賽。聖克羅伊國家日校(St. Croix Country Day School)的運動指導員,南希·龐羅伊(Nancy Pomroy)說到:「鄧肯非常龐大,也非常高,動作卻不太靈光。」("[Duncan] was so huge. So big and tall, but he was awfully awkward at the time.")[9]不過鄧肯克服了這項困難,在高中成為了傑出的一員,四年級時平均每場可攻下25分,並引起了眾多大學的注意。维克弗斯特大學的籃球教練戴夫·歐登正尋找一位又高又壯的球員,聽說到鄧肯與NBA球星阿朗佐·莫寧在五對五的籃球賽事中打平[6],來到了籃球運動水準較弱的維京群島。歐登一開始就擔心,因為發現鄧肯的精神不集中,且面無表情。但经过一番溝通之後,才知道這实际上是鄧肯專心的方式,並發現鄧肯不僅是運動競賽的人才,且學習能力也很出色[10]。 最終儘管哈特福德大學、特拉華大學、普洛威頓斯學院都发出了邀请,鄧肯還是選擇了维克弗斯特大学籃球隊[5]。
Remove ads
大學生活
1994年,鄧肯进入维克弗斯特大學心理學专业就讀,在學期間成績優異。他在大學期間繼續打籃球,曾三次成為大西洋海岸最佳大學籃球員,并在1997年贏得NCAA的約翰壺特大獎。在這個賽季,他的場均得分達20.8分,場均籃板達14.7個。 邓肯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他代表的大學的最佳運動員。在NCAA的歷史上,他是第十個能够在大学期间同时获得超过2000分和1500個籃板的球员,同時成為第一個同时达到1500分、1000個籃板、400個阻攻和200個助攻的球員。 大學時代,鄧肯是位中鋒球員。
NBA職業生涯
1996-97年賽季,马刺的核心球員大衛·罗宾逊因傷缺陣,加上另兩名主力也高掛免戰牌,球隊只有20勝62負的惡劣成績[11]。马刺在1997年得到了選秀狀元籤,遂在1997年NBA选秀中選進大物新秀邓肯。
邓肯在第一個NBA例行賽已有突出表現,他的場均得分達21.1分,並獲得同年的NBA最佳新秀。
在縮短的1998-1999 NBA賽季,邓肯和大衛·罗宾逊組成「雙塔」順利替马刺贏得球隊創立以來第一個NBA總冠軍,他亦獲得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在對湖人OK連線時不敵湖人可怕的火力,於西岸半決賽出局。
在2001-2002 NBA賽季,邓肯首次獲得N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
在2002-03 NBA賽季,邓肯再次獲得NBA最有价值球员。同年邓肯在灌篮杂志頒發的NBA最佳的75名球員獎排名第55。在這年,邓肯帶領圣安东尼奥马刺再次進入NBA总决赛,最終以4:2擊敗新泽西网再次獲得NBA總冠軍,邓肯再次獲得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其後,他和罗宾逊同時獲得体育画报頒發的最佳籃球球員称号。他的得分、阻攻、助攻和籃板在季後賽的表現都比常規賽為佳。在2003年NBA总决赛的最後一場,邓肯几乎做出四双,獲得21分、20個籃板、10個助攻和8個阻攻。
在2004年NBA季後賽,馬刺隊在第二輪遇到洛杉矶湖人队,在关键的第五场被费舍尔完場前0.4秒出手绝杀。最终以4-2被淘汰,無緣進入NBA总决赛。
在2005年,馬刺隊再次進入NBA总决赛,在第七場,邓肯取得25分和11個籃板,成功帶領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以4比3擊敗底特律活塞队,他亦第三度成為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邓肯是NBA歷史上第四個取得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三次或以上的球員,其他的有迈克尔·乔丹、沙奎尔·奥尼尔和埃尔文·约翰逊。
2006年,邓肯率领马刺一路杀进西部半决赛。半决赛中遭遇达拉斯小牛队,双方大战七场比赛。但在关键的第七场第四节的最后时刻,吉诺比利在马刺队领先3分的情况下贸然的试图对诺维斯基的上篮封盖,造成后者成功打成2+1。在随后的加时赛中马刺由于体力不支败下阵来,这次失利也是马刺距离卫冕最近的一次机会。本年度邓肯获得的荣誉为联盟最佳阵容第二阵容、最佳防守第二阵容、全明星首发阵容。
2007年賽季,鄧肯每場平均有20.0分、10.6篮板、3.4助攻和2.4阻攻[3],馬刺在季後賽第一輪4比1擊敗丹佛金塊隊、第二輪4比2擊敗鳳凰城太陽、第三輪4比1擊敗猶他爵士進入總冠軍賽,馬刺隊在總决赛中以橫掃姿態擊敗克里夫蘭騎士隊[12],隊史第四度奪得總冠軍,邓肯亦奪得個人生涯第四枚冠軍指環。
2008年賽季,馬刺隊以56勝26負的戰績排在西區第三種子,僅次於洛杉磯湖人與紐奧良黃蜂,而馬刺在度以衛冕冠軍身分殺入季後賽。第一輪面對到有歐尼爾加盟的鳳凰城太陽,鄧肯雖然在攻守上有了些限制,第一輪第一戰卻拿下驚人的40分、並在第一節延長賽的投進追平的三分球[13]。最終馬刺以四比一淘汰了鳳凰城太陽進入第二輪。在第二輪面對到黃蜂,鄧肯在第一戰僅拿下5分3籃板,是生涯季後賽最差的成績[14],馬刺輸了一、二戰,在歷史上,馬刺從沒在0比2的劣勢上逆轉成功,但馬刺卻隨即贏了第三、四、六、七戰,打破紀錄,前進西區決賽。不過最終仍不敵第一種子的湖人隊,又一次無法衛冕成功。

这个赛季中,邓肯总共打了75场比赛,场均上场33.6分钟,并能得到19.3分、10.7篮板、3.5助攻和1.7盖帽。他被选入这一年的全明星赛首发阵容,并入选该赛季的最佳第二阵容、最佳防守第二阵容。邓肯帮助马刺队以西部第四号种子的身份进入季后赛,但是马刺队在首轮就被达拉斯獨行俠队以4:1的比分淘汰。
这个赛季中,邓肯帮助马刺以西部第七种子的身份,再次进入季后赛,首轮4:2擊敗上季第一輪淘汰他們的达拉斯小牛,報了一箭之仇;但第二轮卻因為無法施展駭客戰術,加上擋不住鳳凰城太陽的猛烈砲火,最終遭直落4剃光頭。
这个赛季中,邓肯帮助马刺队以西部第一种子的身份,再次进入季后赛,首轮碰上第八種子的曼斐斯灰熊队,最後2-4的比分被灰熊队上演老八傳奇,也讓马刺止步於首輪,未能挺進下一輪。
這個賽季中,鄧肯帶領的馬刺隊再次以西區第一種子的身分,進入季後賽,尽管本赛季因劳资纠纷仅打66场,但马刺依旧夺得了50场胜利,从而连续13年胜场50+,创造NBA新纪录。首輪對上猶他爵士,結果4:0橫掃對手,第二輪碰到洛杉磯快艇,又一次4:0橫掃對手,西區冠軍賽碰上俄克拉何马城雷霆,馬刺原本2:0領先,不料最後被雷霆4連勝,沒辦法進入總冠軍賽。
本赛季邓肯再度率领马刺获得58胜24负成绩,不仅以西区第二种子身份进入季后赛,更把连续50胜赛季的记录刷新至14年。邓肯也以中锋身份时隔6年再度入选年度最佳阵容第一队,值得一提的是,37岁的他成为史上入选第一阵容年龄第二老的球员,仅次于38岁入选的贾巴尔,同时37岁还能场均抓下10篮板的除了邓肯也只有1989-1990赛季的罗伯特·帕里什了。
2013年3月22日,104比97击败爵士,邓肯抢下16个篮板球,职业生涯常规赛一共抢到13113个篮板球,超过奥尼尔的13099个,跃居NBA历史排行榜第13位。
2013年4月15日,在对阵湖人的比赛中,邓肯得到23分,这使得他的生涯总得分达到23768分,超越名宿查爾斯·巴克利(23757分),升至NBA历史第22位。
2013年5月26日,季後賽第二輪,聖安東尼奧馬刺對曼菲斯灰熊,取得24分、10籃板、2阻攻,生涯季後賽第144場「雙十」,超越威爾特·張伯倫,為NBA史上第二(第一名為魔術強森,157次)。他也達成季後賽個人第500次阻攻,NBA史上第一。
2013年6月20日,马刺88-95惜败给热火,以3-4的总比分丢掉总冠军,尽管邓肯奋力砍下24分12篮板4抄截,但错失关键球。这是同样是邓肯时隔7年再度率队晋级总决赛,也是他职业生涯第一次输掉总决赛。
在夏季休赛期,马刺队做了一些调整。尼尔和布莱尔因为合同到期而离开了圣安东尼奥,麦蒂也因为没有得到总冠军而退役。签下意大利三分好手-贝里内利和大个子前锋-艾尔斯来弥补那些空缺。
2013年12月3日,37岁221天的邓肯在战胜老鹰队的比赛中得到了23分21篮板,比赛最后0.4秒,邓肯命中了一记绝杀,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双20获得者。同时,创造了不老的传说。
2014年4月1日,在对阵步行者的比赛中,邓肯得到9分,生涯总得分达到24817分,超越帕特里克-尤因升至NBA历史第19位。
从2014年2月27日到2014年4月3日期間,邓肯带领马刺队取得了19连胜,创造队史最长的连胜纪录。
在主教练波波维奇的执教下,常规赛结束后的成绩为62胜20负,表现得出奇的好,亦將連續50勝賽季的記錄刷新至15年。
2014年5月11日,邓肯在开拓者战胜的系列赛第三场拿到19分,并以此超越了卡尔·马龙,成为了联盟季后赛得分榜上的第五人。5月12日,聖安東尼奧馬刺對波特蘭拓荒者第四戰,鄧肯取得12分9個籃板2個助攻,生涯季後賽累計4788分、2614籃板與701助攻。繼賈霸之後,成為NBA史上第2位生涯季後賽達4000分、2000籃板與700助攻的球員。
邓肯在季后赛,首轮艰难的以4比3战胜刚进入季后赛的小牛队,随后又在西部半决赛以4比1擊敗阿尔德里奇所带领的开拓者队。西部决赛再一次遇上了2年前的对手-俄克拉荷马雷霆,4比2淘汰雷霆,报下了两年前在西部决赛两场领先的情况下被逆转的仇。總冠軍賽,除了第二戰輸2分,其他場都以15+的分數贏球,最後以4-1報了2013的一箭之仇,夺得第五个总冠军。
全隊遇上傷病糾纏,在例行賽最後一天敗給紐奧良鵜鶘,從西區第二掉到第六;首輪殊死戰最後關頭被保羅打板絕殺,以3:4被第三種子快艇淘汰出局。在暑假簽下前拓荒者大前鋒阿尔德里奇,鄧肯宣布回歸。
2015年11月3日馬刺作客以94比84戰勝尼克,拿下此勝,鄧肯正式超越爵士名將史坦克頓生涯勝場953場,成為NBA在單一球隊效力所達成的勝場數最多的球員。
2015年11月15日馬刺主場迎戰七六人,鄧肯拿下15分,4籃板,5盖帽;生涯阻攻數2955,正式超越前隊友大卫·罗宾逊的阻攻紀錄。
2016年2月28日馬刺作客火箭,鄧肯拿下6分、6籃板、6助攻、1盖帽;第五位達成3000阻攻紀錄,是現役最高盖帽紀錄,也成為史上第三位達成25000分、14000籃板、3000盖帽的球員,前兩位是贾巴尔和奥拉朱旺。
2016年3月11日馬刺主場迎戰公牛,鄧肯拿下7分、3籃板、4助攻、2抢断;NBA史上第六位達成15000籃板紀錄,也成為史上第二位達成25000分、15000籃板、3000盖帽的球員,前一位是贾巴尔。
2016年3月16日马刺主场迎战快船,所幸第四節板凳軍團完成逆襲打出37比17分,拉開差距,最終以108比87贏得比賽。鄧肯拿下6分、7籃板、2助攻,生涯總得分累積26,399,正式超越前凯尔特人名宿约翰·哈夫利切克總得分26,395,升至NBA生涯總得分第14名。
2016年4月5日馬刺客場挑戰爵士,以88比86驚險過關;鄧肯贏得此勝,在NBA創下新紀錄,在單一球隊效力贏得千勝的球員;與波波維奇聯手的第1000勝。
2016年7月11日正式宣布退役。
馬刺宣布2016年12月18日,正式退役鄧肯的背號。成為馬刺隊史第八位獲得退休背號的球員。
教練生涯
2019年7月22日,宣佈擔任馬刺隊助理教練。[15]
2020年11月11日,正式於馬刺隊卸任助理教練一職。[16]
國家隊生涯
邓肯曾作为美國国家男子篮球队的一员參加美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协助球队取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參賽資格。然而,膝傷迫使他退出,無法參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
四年後,邓肯进入夢幻六隊,参加2004年雅典奧運男子篮球比赛。但是美國隊的成績未如理想,只得到銅牌。反而他的隊友马努·吉诺比利所帶領的阿根廷国家男子篮球队獲得了金牌。
在2006年1月8日,邓肯宣佈不會代表美國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
獎項和成就
- NBA最有價值球員:2002年,2003年
- The Sporting News NBA最有價值球員:2002年,2003年
- NBA總冠軍:1999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14年
- 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1999年,2003年,2005年
- 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2000年
- NBA最佳陣容:
- NBA一隊: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13年
- NBA二隊:2006年,2008年,2009年
- NBA三隊:2010年,2015年
- NBA最佳防守陣容:
- NBA防守一隊: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
- NBA防守二隊:1998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
- NBA新秀一隊:1998年
- NBA最佳新秀:1998年
- The Sporting News最佳新秀:1998年
- 15次入選NBA全明星賽: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5年
- 入選NBA全明星賽先發名單:2000至2010
- NBA75大球星(2021)
- NBA內線投籃常規賽領先:2002年 (764個)
- NBA籃板常規賽領先:2002年(1042個)
- NBA歷史上連續8年入選NBA明星一隊的球員之一(1998-2005)。其他的有拉里·伯德、乔治·迈肯、鲍勃·佩蒂特和奥斯卡·罗伯逊。
- NBA歷史上唯一一個連續13年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的球員(1998-2010)
- NBA歷史上唯一一個連續13年入選NBA最佳陣容和NBA最佳防守陣容的球員(1998-2010)。[17]
- 生涯8度入選防守第一隊,7度入選第二隊,累計獲選進入NBA最佳防守陣容次數15次,NBA史上第一。
- NBA史上第一位能以39歲高齡取得(39歲207日)12分11籃板6助攻6阻攻的球員,NBA史上第一。
- NBA史上第一位能以37歲高齡取得(37歲244日)11分14籃板5助攻6阻攻的球員,NBA史上第一。
- NBA季後賽出賽超過9300分鐘,僅次於勒布朗·詹姆斯。
- NBA季後賽紀錄:
- 季後賽一場最多連續投籃投中:12個 (2006年5月17日 對手:达拉斯小牛队,與拉里·麦克雷尔共同保持紀錄。)
- 2013年5月26日,季後賽第二輪,聖安東尼奧馬刺對曼菲斯灰熊,達成季後賽第500次阻攻,NBA史上第一。
- 2014年5月12日,季後賽第一輪,聖安東尼奧馬刺對波特蘭拓荒者第四戰,生涯季後賽累計4788分、2614籃板與701助攻。成為NBA史上繼賈霸之後,第2位生涯季後賽達4000分、2000籃板與700助攻球員。
- 2014年6月13日,總冠軍賽,聖安東尼奧馬刺對邁阿密熱火,取得10分、11籃板、1阻攻,生涯季後賽第158場「雙十」,超越Magic Johnson ,為NBA史上第一
- 2014年6月13日,總冠軍賽,聖安東尼奧馬刺對邁阿密熱火,上場31分鐘,鄧肯在生涯季後賽總出場時間達8870分鐘,超越賈霸的8851分鐘,為NBA史上第一。
- 2016年4月23日,季後賽第一輪,聖安東尼奧馬刺對曼非斯灰熊,鄧肯達成生涯季後賽總勝場154場,與天鉤「賈霸」並列NBA季後賽生涯勝場史上第三。
- NBA总决赛紀錄:
- 总决赛系列賽平均最多阻攻:5.3個(2003年NBA总决赛)
- 总决赛一場中最多阻攻:8個 (2003年NBA总决赛第六場,在該場他同時獲得21分、20個籃板和10個助攻)
- 總決賽第三位20分10籃板90%命中率(2014年NBA總決賽第一場,此前兩位為比尔·拉塞尔 和威尔特·张伯伦)
- 約翰伍登獎: 1997
- 奈史密斯大學最佳球員: 1997
- 2006年2月18日,在NBA50大巨星頒發的10年後,被TNT電視台選為「下十大巨星」[18]。
- NBA年度最佳隊友獎(英:Twyman–Stokes Teammate of the Year Award): 2014-2015
- 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2020
- 為表彰鄧肯出色的表現及貢獻,美國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主場城市)市長特別訂定每年的7月21日為「鄧肯日」(英:Tim Duncan Day),並號召市民向鄧肯致意。[19]
軼事
- 某體育記者曾開玩笑表示:「如果鄧肯玩(當時)流行的『五連自拍』,照片大概都是同樣的表情」
- 曾經因為對裁判Joey Crawford的吹判不滿,在場邊露出了詭異的微笑,卻被此裁判判了技術犯規,這是至今仍人人熟知的經典技術犯規「微笑T(技術犯規)」
NBA生涯數據
書籍
- Kernan, Kevin. Slam Duncan. 2000. ISBN 978-1582611792.
- Byman, Jeremy. Tim Duncan (Great Athletes Series). 2000. ISBN 978-1883846435.
- Torres, John Albert. Sports Great Tim Duncan. 2002. ISBN 978-0766017665.
- Roselius, J Chris. Tim Duncan: Champion on And Off the Court. 2006. ISBN 978-076602821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