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清华大学早期特别生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列表列举清华大学(1909年-1911年间称“遊美学务处”及“肄业馆”,1911年-1912年称“清华学堂”,1912年-1928年称“清华学校”,1928年-1949年称“国立清华大学”)从建校初直到1937年南迁之前的特别生。所谓特别生,主要指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在民国留学大潮和庚子赔款的激励之下,以官费、代培、其他学堂转入等方式培养派出留学的学生,主要流向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1]
特别官费学生
使馆学生
教育部稽勋局学生
1912年10月,教育部稽勋局派出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主要为干部子弟,共选派25名,其中留美11人,留日9人,留英2人,留法2人,留德1人[2]。《清华同学录》中共记载22人。
北洋学堂学生
北洋学堂(北洋大学堂)由袁世凯于1901年至1908年派出三十余名留学生[3]。《清华同学录》记录有21人。
Remove ads
税务处学堂学生
军谘处学生
贵胄学堂学生
清末,清政府建立皇家军事学堂——陆军贵胄学堂,并于1906年6月15日开学,录用王公世爵、满汉文武大员子弟。[4]其中通过游美学务处派出留学学生如下:
研究医学学生
袁裔学生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