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渚碧礁
南沙群岛的一个岛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渚碧礁(英語:Subi Reef,直译:「丑未礁」,菲律賓語:Bahura ng Zamora,直译:「三莫拉礁」,越南语:Đá Xu Bi),位于南海南沙群岛中北部,中业群礁西南部,原是天然环礁,经中国填海而成人工岛。目前渚碧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行政上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中華民國、菲律宾、越南亦宣称对渚碧礁拥有主权[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2014年起开始对渚碧礁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面积达4平方公里,成為南沙群島中仅次于美济礁的第二大人工岛,与美济礁、永暑礁合称「三大岛礁」(Big Three)[2][3]。截止2017年10月,渚碧礁已建设多个重要工程,包括3,000米长飞机跑道、大型机库、地下贮存设施、大型灯塔、遥感通讯设备、移动式船舶起重机、高频“象笼型”雷达阵列、导弹发射掩体等军事化设施[4][5]。2022年,中国进一步在渚碧礁推进完全军事基地化工程,部署雷达、反舰和防空导弹、战斗机和其他军事设施[6][7]。
Remove ads
名称
渚碧礁的英語名稱爲「Subi Reef」,Subi实际是源自「丑未」(海南话白话字:Siú-vi)的海南話讀音,是中國海南漁民对此岛的俗称[8][9]。「Soubi Reef」之名及其水文地理详情,首见于1867年的英国航海指南,是由英國皇家海軍测量船利福民号(HMS Rifleman)所勘测[10]。
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其中「Subi Reef」被翻译为「沙比礁」[11]。1939年,日本佔領南沙群島,此礁命名爲「须美礁」,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12]。
1947年10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Subi Reef」更名爲「渚碧礁」[13]。
198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沿用了「渚碧礁」的名称,旁注当地渔民习用名称「丑未」[14]。
菲律宾方面称为「三莫拉礁」(他加祿語:Bahura ng Zamora),为纪念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天主教神父哈辛道·三莫拉。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 10°54′48″N 114°03′42″E。
- 位于南沙群岛中业岛西南约15海里。
地質地形
歷史


- 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公佈名稱為“沙比礁”。[11]
- 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方域司公佈名稱為“渚碧礁”。[13]
-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地名委員會公佈布名稱為“渚碧礁”。
-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礁上建立了第一代高脚屋,後於1990年代後期擴建成第三代建築物及其西南的第2代平台。
- 2009年,渚碧礁雷达站完工。[15]
- 2015年,商用高分辨率地图网站DigitalGlobe于1月26日更新的卫星图照片[16][17]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填海造陆工程。DigitalGlobe于2月27日更新的卫星图照片[18]显示填海面积达0.93平方公里左右,至此渚碧礁成为了仅次于永暑岛的南沙群岛第二大岛。
- 2015年4月25日,最新卫星图片显示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次于美济岛和永暑岛位列南沙群岛第三。
- 2015年6月10日,最新卫星图片显示面积已超过4平方公里,超过永暑岛而仅次于美济岛位列南沙群岛第二[19]。
- 渚碧礁东部和东南部的礁坪没有計畫被填,並設置航道,畅通交流海水又可保持湖水清洁,以利保持內部生態以及潟湖内外海水交换。[20]
- 2016年7月12日,渚碧礁的新建机场校验飞行成功。
- 2016年7月13日,渚碧礁的新建机场试飞成功。
- 2018年起,渚碧礁海洋觀測中心啟用。[21]
- 2018年7月27日,中国交通運輸部派遣海洋救助船「南海救115」輪進駐渚碧礁,開始執行南海南部海區應急值守任務。
- 2018年10月31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沙群岛渚碧礁海洋观测中心正式启用。主要负责海洋预报和灾害警报、海啸监测预警、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监测。[22]
- 2022年5月,渚碧礁還在展開進一步的大型工程,以及出現可能的軍事結構、航空設施等。[7]
- 2022年7月,根據中國方面發佈的報導,則是稱一批防治船舶污染、海洋資源管理與人員救護的相關機構已陸續進駐該島[23]。
Remove ads
島上狀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