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湯大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湯大奎(1728年—1787年),字曾輅,號緯堂,江蘇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乾隆年間官員,官至臺灣府鳳山縣知縣。於林爽文事件中殉難。
生平
湯大奎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以試用署河南永城縣知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授福建福州府连江县知县[1],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授福建台湾府鳳山縣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冬,林爽文在彰化起事,其党曾伯达等南攻鳳山。當時湯大奎任期已滿,正在等候繼任。見亂势蔓延,即率同僚招募乡勇,日夜守禦。鳳山縣尚無磚石城墻,僅有土垣三尺許。敵兵數千人来攻,參將瑚圖里率兵三百防禦拱辰門,臨陣脫逃,最終敵軍突入城內,大奎身著朝服,持剑迎擊,死於亂刀之下。其长子荀业同遇害。清軍收復縣城後,方有仆人辨識其尸首,收殮入棺。朝廷卹贈雲騎尉世襲。[2]嘉慶五年(1800年)鳳山縣知縣吳兆麟、典史談堃於城隍廟檐口東壁為其樹立「忠節流芳」碑。[3]《清史稿》将其列入《忠义传》。[4][5]
著作
湯大奎工詩,尤擅七言,著有《緯堂詩略》二卷、《炙研瑣譚》三卷。有《竹居詩》,今僅存半卷。
家族
延伸阅读
[编]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