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漁光村 (香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漁光村(英語:Yue Kwong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南區香港仔東北部石排灣的香港仔水塘道,石排灣邨以北,香港仔郊野公園以南,是香港仔市區和郊區之分界,也是不少登山人士出發的地點。漁光邨是香港房屋協會唯一於南區的出租屋邨,由建築師阮達祖設計。
歷史
196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計劃發展香港仔,漁光村在1962年建成,為南區和香港仔第一座成立的屋邨,也是房屋協會建立的第六個出租屋邨。
2010年至2012年年期,房協每年都為漁光村翻新,並且安裝了升降機。
2012年12月14日,房協主席鄔滿海表示,正計劃重新興建漁光村以增加房屋供應,住戶們對此意見不一[1][2][3]。
2018年中,為善用現有出租房屋資源,房協把漁光村因應重建計劃而騰空的約200個單位翻新,這批單位全屬小型單位,並推出首個「暫租住屋」過渡性房屋計劃,在8月3日截止申請[4][5],在同年底至2019年5月陸續入伙[6]。
房協預計在2023年為漁光村分期進行重建[5],並且正在田灣石排灣道45號(田灣山道交界)興建單棟安置屋邨漁映樓以安置首批重建受影響的住戶[7],預計2025年完工,首批拆卸樓宇重建後將用以安置下一批重建受影響的住戶。
住宅及設施




漁光村設有5座住宅,分兩期落成,第一期為白沙樓、順風樓及海港樓;第二期為靜海樓及海鷗樓,房協只在第二期加設了電梯及保安大閘,而第一期樓宇則兩者皆沒有。漁光村是房協也是香港仔現存最舊的屋邨。邨內設施貧乏,只有一個小型露天公眾停車場(54個車位),8個電單車位,一個迷你兒童遊樂場和一個小型休憩公園。
房協本來在2000年打算重建漁光邨,後來擱置。在2010至2012年在第二期樓宇內,大幅度地改裝原有設施,加鋪地磚,加設門牌及指示牌,加裝電梯及大廈大門。
-
第二期的靜海樓及海鷗樓
-
翻油前的靜海樓及海鷗樓(2009年)
-
第一期的順風樓
-
近攝海港樓
-
靜海樓在2012年加裝電梯及大廈大門
-
順風樓對出設「漁樂園」
2018年,房協花費2,000萬翻新漁光村而成的「暫住租屋」過渡性房屋出租計劃提供1至3人單位3個類別,面積從1人單位的14平方米至最大3人單位的28平方米,暫租費用介乎560至1400元[4][6]。
Remove ads
屋邨資料
交通
Remove ads
參考文獻與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