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友新

苏联驻美、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亚历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мёнович Панюшкин,1905年8月14日—1974年11月12日),中文名潘友新,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官、情报官员。克格勃少将军衔。曾任苏联驻美国、古巴、中国特命全权大使;苏联内政部第二总局局长;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总局局长;苏共中央出国旅行委员会主任;苏共中央外事司司长等职务。[1]

事实速览 亚历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 Алекса́ндр Семёнович Па́нюшкин, 苏联驻中华民国特命全权大使 ...
Remove ads

生平

  • 1905年8月14日生于萨马拉的一个工人家庭,毕业于当地教会学校。
  • 1920年5月-1921年1月,萨马拉市扎沃尔日斯基区军事卫生管理局医院职员。
  • 1921年1月-12月,第18期萨马拉骑兵学校学习,因疟疾复员。
  • 1922年1月-6月,萨马拉市疏散中心护理人员。
  • 1922年6月-11月,萨马拉国家政治保卫局第4独立师小号手。
  • 1922年12月-1924年10月,萨马拉-兹拉托乌斯特铁路修理工。1923年加入共青团。
  • 1924年10月-1927年9月,红军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列宁格勒骑兵学校的学员。1927年6月加入联共(布)。
  • 1927年10月-1930年11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滨海边疆区第59支队前哨助理主任。
  • 1930年11月-1932年2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滨海边疆区第59边防支队战斗训练教官。
  • 1932年3月-1933年4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滨海边疆区第59边防支队机动大队军刀师师长。
  • 1933年6月-1934年9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格罗德科沃第58边防支队军刀师的指挥官。
  • 1934年9月-1935年4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格罗德科沃第58边防支队巴拉巴什-列瓦达分队指挥官。
  • 1935年5月-1938年8月,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 1938年8月-10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第5部主任助理。
  • 1938年10月-12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3特别部代理主任,少校军衔。
  • 1938年12月-1939年6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3特别部长,上校-国家安全高级少校军衔。他参加了对尼古拉·叶若夫的逮捕。
  • 1939年7月-1944年9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驻华首席代表。期间,1939年8月-1941年5月,苏联驻华全权代表。
  • 1941年5月-1945年4月,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 1944年9月-1947年5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国际政策部第一副主任。1944年晋升国家安全委员军衔。
  • 1947年5月-11月,苏联部长会议新闻委员会首席秘书。
  • 1947年10月-1952年6月,苏联驻美特命全权大使兼苏联国家安全部驻美代表。
  • 1952年6月-1953年3月,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 1953年3月-7月,苏联外交部候任大使。
  • 1953年7月-1954年3月,苏联内政部第二总局局长。
  • 1954年3月-1955年6月,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总局局长。1954年5月晋升少将军衔。
  • 1955年6月-1959年7月,苏共中央出国旅行委员会主任。
  • 1959年7月-1962年12月,苏共中央外交外贸机构人事处处长。
  • 1962年12月-1965年5月,苏共中央外交和对外经济机构人事部部长。
  • 1965年5月-1973年3月,苏共中央外事司司长。
  • 1973年4月起退休,享受莫斯科市联邦养老金待遇。
  • 1974年11月22日于莫斯科逝世,享年69岁。葬于新圣女公墓

潘友新是苏共22-24大代表;第19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8、20-23届中央审计委员;第7-8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Remove ads

荣誉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