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祖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潘祖蔭
Remove ads

潘祖蔭(1830年—1890年),字伯寅,一字東鏞鳳笙,號鄭盦龜盦龍威洞天主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今蘇州市)人,祖籍安徽徽州歙縣,為狀元潘世恩孫,曾任晚清政府要職,賜諡文勤

事实速览 潘祖蔭, 籍貫 ...

生平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參加順天鄉試挑取謄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獲恩賞為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選任為國子監學正學錄咸豐二年(1852年)考上壬子恩科第一甲第三名探花,授職翰林院編修。後左遷侍讀,入值南書房,任日講起居注官。歷任侍讀學士光祿寺卿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大理寺卿禮部右侍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咸豐十年(1860年),上力保被彈劾左宗棠,說:“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光緒八年(1882年),任軍機大臣;次年(1883年)正月,服父喪去職。

1889年,擔任會試總裁,將考題 "介我眉壽" 洩漏給同鄉[1]

光緒十六年(1890年),忽感寒身,熱汗不止,十一月病逝於任上;朝廷追贈太子太傅文勤

軼聞

陳慶溎《歸里清談》提到:“(潘祖蔭)尚書天閹,與翁常熟(翁同龢)同。一門生不知,初謁時,詢問『老師,幾位世兄?』,尚書曰:『汝不知我天閹乎』?”

北京老字號同和居名菜“潘鱼”,一说為潘祖荫所创。

著作

潘祖蔭愛好善本書金石碑版,是古玩字畫的專業收藏家,所藏鐘鼎彝器多達五百餘件,擁有史頌鼎、大盂鼎(今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馆)和大克鼎(今藏於上海博物館),其眼光之厲害,聞名南北,因此被人稱作「潘神眼」,著有《滂喜民齋叢書》、《攀古樓彝器款識》等。

參考資料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