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火花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花报
Remove ads

火花报[1]》(羅馬尼亞語Scînteia直译「火花」)是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

事实速览 火花报 Scînteia, 類型 ...

1953年以前,该报纸的罗马尼亚语名称为“Scânteia”,1953年罗马尼亚语字母拼写改革后,将所有字母Â替换为语音相同的Î,报纸的名称遂改写为“Scînteia”[2]

历史

敖德萨(1919年)

历史上曾有两份报纸以《火花报》为名。第一份以此为名的报纸是由苏维埃俄国的罗马尼亚革命者编辑的,于1919年在敖德萨出版。该报的标题是为了致敬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报《火星报》。[3]

罗马尼亚(1931年至1989年)

Thumb
1944年,一位矿工正在阅读《火花报》

1931年8月15日,《火花报》再次成为罗马尼亚共产党的喉舌,并在布加勒斯特秘密出版。1940年,罗马尼亚和苏联关系恶化,官方对共产主义宣传的打击加剧,《火花报》的出版受到阻碍。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发生武装起义,随后罗马尼亚退出轴心国并加入同盟国, 《火花报》再次出版。[4]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报纸是国家政策变化的体现,也是政府表明其意志的主要媒介(例如《火花报》曾成为打压都铎·阿盖兹英语Tudor Arghezi(Tudor Arghezi)等知识分子的论坛)。此外在1961年(《火花报》创立30周年),官方宣布8月15日为“罗马尼亚新闻日”。[4]

该报总部位于布加勒斯特斯大林式建筑“《火花报》之家”(Casa Scînteii)。如今该建筑名为“新闻自由之家”(Casa Presei Libere)。

《火花报》还有供青年阅读的版本,即由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编辑的《青年火花报》(Scînteia Tineretului,始于1944年11月)。[5]

1989年之后

随着1989年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权被推翻,罗马尼亚所有共产党机构(包括所有报纸)均被取缔, 《火花报》大部分资产被《真理报英语Adevărul》接管。[6]

历任主编[7]

Thumb
1977年,罗马尼亚少年先锋队成员在“《火花报》之家”前的列宁雕像前集会
  • 米隆·康斯坦丁内斯库(1944–1947)
  • 索林·托马罗马尼亚语Sorin Toma(1947–1960)
  • 西奥多·马里内斯库(Theodor Marinescu)(1960–1965)
  • 杜米特鲁·波佩斯库(1965–1968)
  • 亚历山德鲁·约内斯库罗马尼亚语Alexandru Ionescu(1968–1978)
  • 康斯坦丁·米特亚(Constantin Mitea)(1978–1981)
  • 伊翁·坎帕纳苏罗马尼亚语Ion Cumpănaşu(1981–1984)
  • 伊恩·米特兰(Ion Mitran)(1985–1989)

其他职员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