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炎帝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炎帝传说本非信史,其确切的葬地难以考证,现在中国境内有多处炎帝陵,分别是炎陵炎帝陵国保)、宝鸡炎帝陵高平炎帝陵商丘朱襄陵[1][需要較佳来源]

自宋代起,炎陵县炎帝陵成为历代中央政府认定的炎帝陵,见诸《宋會要輯稿》、《明會要》和《欽定大清會典》,并由皇帝委派官员致祭[2][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炎陵县炎帝陵亦有江泽民胡耀邦题名[4][5],并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炎帝陵》邮票纪念[6]

湖南炎帝陵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炎帝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汉代始祭[3],陵庙始建于宋太祖乾德五年。当时,寻得茶陵为炎帝陵,于是“立庙陵前,肖像而祀”。据《酃县志》载,西汉时此地就有炎帝陵。西晋皇甫谧撰《帝王世纪》称“(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成书更晚的南宋学者罗泌则在《路史》中详细写道:“(炎帝)崩葬長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陕西炎帝陵

陕西省宝鸡市相传为炎帝故里。《国语》、《竹书纪年》、《史记》和《帝王世纪》等古代典籍均记载炎帝出于姜水[7],而姜水当在现在宝鸡一带[8]。宝鸡为炎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5000年前的上古时期,以炎帝神农为首领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这里。炎帝部落以宝鸡为中心,沿渭河向四周扩展,向东发展到中原大地,此处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湿润,原始农业得到长远的发展。部落开始定居,开始建都陈,再迁往鲁,建都曲阜,后来炎帝部落与南方的蚩尤发生战争,求助于黄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以后炎黄两部落联盟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后来,炎帝部落一部分南迁,足迹两湖,一部分仍留于黄河流域融合于其他氏族部落之中,仍奉炎帝为祖。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龙祠。祠南蒙峪口的常羊山上,就有炎帝陵。近年来众多海内外同胞多次成批来宝鸡姜水流域寻根祭组,但祠陵已损毁失修;于是,当地在神农炎帝的出生、创业与丧葬之处重修神龙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园,为炎黄子孙拜祖谒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场所。炎帝陵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3部分。每年农历7月7日及清明节的炎帝祭日,海内外各界民众聚于炎帝陵及炎帝祠进行盛大的公祭仪式,共同拜祭炎帝。

Remove ads

山西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1],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

河南朱襄陵

朱襄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炎帝出于神农氏,“朱襄氏”被认为是“炎帝神农氏”,故为炎帝陵[1]。今为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10]

相關條目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