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牛搵水

臺灣客家人的傳統點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牛搵水
Remove ads

牛搵水(客家話:ngiu vunˇ shuiˊ,海陸腔)是一道臺灣客家人的傳統點心,以糯米搭配黑糖薑汁製作而成,故又名熝湯糍(客家話:lugˋ tongˋ ci,海陸腔)。因為外觀像是水牛泡在水裡、只露出頭與背在水面上的樣子,故得名「牛搵水」。[1]

事实速览 别称, 类型 ...
事实速览 臺灣客家語寫法及拼音, 漢字 ...

命名由來

牛搵水的命名據信是從「牛搵[2]浴」的比喻引申而來。水牛在烈日下拖犁耕田時,皮膚容易被曬傷,故而主人會將田裡的泥漿水澆在牛的身上、牛有時也會將身體浸泡在泥淖中,以緩和被曬的炙熱。這種景象恰似粄食沾著些微的糖膏的模樣,故而命名為「牛搵水」。[3]

製作方式

製作牛搵水的過程相對簡單:

  1. 首先,將糯米磨成米漿,去除水分後,取部分粄粹來煮熟粄團。
  2. 將熟粄團加入本來的生粄團搓揉在一起,成為可使用的粄團。
  3. 取一小塊粄團搓揉成湯圓狀。
  4. 將粄團拍扁,在粄團中央稍微壓一個凹痕,使其具有特殊的形狀。
  5. 接著,將湯圓放入沸水中煮熟,待其浮起後撈起,放入碗中。
  6. 最後,舀入黑糖薑汁,並加入花生粒或芝麻粒作為點綴、增添香氣,就是一碗牛搵水了。[4][5]

分佈地區

牛搵水可在客家聚落的少數甜品店、飲食店見到,例如桃園龍潭三坑老街上有一家賣了十多年的牛搵水攤[6],成為該地區假日的限定美食;花蓮市的客家點心店亦有限量販售[7]。牛搵水在秋冬季亦作為節慶美食,如雲林縣林內鄉的林北村客家居民便會於冬至時製作牛搵水。[8][9]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