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独岛号两栖攻击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独岛号兩棲突擊艦(韩语:독도함/獨島艦)為大韓民國海軍第一艘全通甲板式两栖攻击舰,2005年7月12日下水,2007年7月3日服役,直通式甲板设计,可起降直升机,但没有裝置協助定翼機起飛的滑跳甲板。预计驻泊在济州岛南济州郡的和顺港机动舰队基地。
Remove ads
研发历程
2002年10月底由韩进重工业公司开始建造。2005年下水命名為「獨島」號,日本外務省對該艦名為(日本主張擁有主權的)獨島表示遺憾。[1]
与日本海上自衛隊类似,以“大型多功能登陆舰”的形式研制轻型航母,为未来发展大中型航母作铺垫和过渡。
计划用途:
- 运输登陆作战部队和装备
- 对舰、对空和反潜作战的指挥
- 救灾、国际维和行动,紧急撤离在外国民
政治军事意义:
-
尾艙
-
2008兩棲演習
-
艦橋
-
飛行甲板
-
發射RAM飛彈
服役後相關問題
獨島號艦島上裝備3款雷達,然而因艦體設計不良,造成各型雷達間的掃描出現問題;在海試期間便出現雷達電磁波掃到艦體,產生大量假目標的現象。為此獨島號在海試期間至少對艦島進行4次細部設計修改,但到2007年7月移交給韓國海軍時仍無法解決此問題。
2008年韓國媒體的報導中,揭露獨島號的火控雷達旋轉狀態時會亂數出現1-3個假目標,對特定區域固定掃描時更高,會出現3-4個假接觸目標,經過修正後也只能降低為1-2個假目標。至於對空搜索雷達更嚴重,旋轉狀態時會亂數出現1-3個假目標,對特定區域固定掃描時會出現3-4個假接觸目標,目前並沒有實施有效的修正工程。
獨島級定位是兩棲突擊艦,功能上是兩棲登陸與直昇機操作兼具的艦種。但是獨島級服役至2011年時仍未配發艦載機,現有的直升機訓練仍是借調韓國陸軍的UH-60,但是陸軍的黑鷹式並未進行抗鹽害處理,實際上不應該在海上操作。目前韓國海軍預定要到2018-2022年的韓國機動直升機(KUM)改造為艦上操作版,因此獨島級的戰力要到服役15年後才能完配。
2013年4月,獨島號因工作人員對水箱閥門操作失誤,導致發電室進水而出現故障。在拆掉2台被水淹的發電機繼續航行後,9月10日發電室再次發生火災, 剩餘兩台發電機中有一台被燒壞,而最後一台發電機也在滅火過程中遭到海水浸泡,而出現故障;這讓獨島號在海上失去動力。獨島號其後被拖回艦隊進行維修,預計最快至2014年4月才能修復,在此之前只能擔任供民眾在港邊參觀軍艦,不具備作戰能力。[2]。
獨島級自開始建造以來,艦體設計為了使其能快速建造完成,採用了商規製的艦體,船體的防護力也都時常被官兵所詬病。
同級艦
組成艦隊
韓國海軍快速反應艦隊:
- 独岛級两栖攻击舰 (旗艦)
- KDX-III 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配備神盾戰鬥系統)
- KDX-II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
- KDX-I 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
- 214型潛艇
參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