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梨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内容简介
《玉梨魂》描寫一位书生何梦霞在无锡富绅崔家当家庭教师,与崔家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戀。兩人同處一屋,卻避不見面,僅通過梨娘之子為兩人傳遞書信,互訴情愫。白梨娘将小姑崔筠倩许配给何梦霞。白梨娘與崔筠倩相繼去世,何梦霞东渡日本,回國後参加武昌起义,身死於革命事業。[1]
创作特点
《玉梨魂》是徐枕亚本人的故事,寫徐枕亚與學生蔡如松的母親陈佩芬相戀的故事。陈佩芬是個寡妇,迫于礼教没有勇气與徐结合。陈佩芬最後促成侄女蔡蕊珠与徐枕亚结婚。1912年,徐枕亚进入上海《民权报》担任编辑,並开始在《民权报》副刊上连载长篇小说《玉梨魂》,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次年結集成單行本發行。1924年還拍成電影。《玉梨魂》在當時用四六骈文形式写成,受到《紅樓夢》的影響很深,例如写何梦霞荷锄埋葬梨花构筑香冢时,吟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诗句。書中寫白梨娘以身殉情的情景,也可联想起《花月痕》中秋痕上吊自尽的故事。[2]
书评
周作人表示《玉梨魂》是“鸳鸯蝴蝶体”的開山之作,[3]又稱是艷情小說。[4]
刘半侬認為《玉梨魂》犯了空泛、肉麻、无病呻吟的毛病。
1984年夏志清發表論文,首開《玉梨魂》研究之先河,称它是“一个以爱情和自我牺牲为主题的悲剧故事”。[5]同时,《玉梨魂》还受到了西洋小说的影响,作者極為明顯的模仿了林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特別是《玉梨魂》開篇的倒敘手法與結尾的引錄筠倩臨終日記。[6]夏志清亦指出徐枕亞像英國小說家里查遜(Samuel Richardson),體認到“生活和文學中主觀、個人與私密經驗的方向”。
注釋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