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尋(?—23年),中国前漢時代末期到新朝的政治人物、武将,官至大司徒。

生平

更多信息 姓名, 時代 ...

王寻被王莽封为丕進侯。西漢末年,随中郎将王駿出使匈奴,为使節团副校尉。

始建国元年(9年)正月、王莽即位为皇帝,建立新朝。哀章献上铜匮有金匱图、金策书,上有辅佐王莽的十一个人的名字[1],包括王尋。王尋被任命为大司徒,改封章新公。地皇元年(20年)七月,王莽在常安南建築祖廟。王尋和大司空王邑一起被授予符節,指揮监督建築工事。

地皇三年(22年)冬,王莽命令王尋率軍勢十余万屯駐洛陽。地皇四年(23年)三月[2],漢軍(更始帝軍)劉秀王常進攻颍川郡,攻克昆陽、郾、定陵各县。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到洛陽。王邑、王尋動員各郡军队号称一百万兵力(实际四十二万人),称「虎牙五威兵」,以平定荊州、颍川。

同年五月、王邑、王尋从洛陽到达颍川[3]。劉秀之兄劉縯率漢軍包围荊州南阳郡的治所宛城,王邑、王尋计划先消灭昆陽的漢軍。与王邑、王尋大軍合兵的納言将軍严尤,建议討伐劉縯为重要,進言直向宛城。王邑、王尋不听,包围昆陽。守備昆陽城的漢軍主将王鳳想要请降,王邑、王尋不许,無視严尤的諫言,加强包围。王鳳只能必死抵抗。

围攻昆陽时,劉縯攻陷宛城。六月,从昆陽城内突围的劉秀,从邻近引来数千援軍返回昆陽。六月初一,刘秀率领敢死队三千人渡水冲击王邑、王尋的中军,王邑、王尋让大軍不得轻举妄动,他们自己率领一万余人列阵迎战。刘秀击破新军。大军不敢相救,王尋战死,新軍随后被劉秀击败,各郡士卒都逃回自己的郡县,王邑带着数千人回到洛阳,是为昆阳之战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