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鴻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鸿翔(1869年十月二十七日—),研荪江蘇丹徒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淮安河下寓园,排行第二,由其父王继曾的第三房夫人曹氏所生。兄長王鸿吉因读书过于用功而早逝。王鸿翔师从淮安河下徐嘉,与清末淮安另外两位翰林周钧徐锺恂系出同一师门。光绪八年(1882年)父亲为他捐纳附监,又捐了盐提举、会典馆汉謄录官、议叙分省补用通判等头衔。乡试多次未中。[1]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進士四十八名,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未散館因創建實業而授翰林院編修[3]

家庭

王鸿翔有两个儿子:

  • 长子王觐宸,(1891——?)民国初年著有《淮安河下志》。
  • 次子王光伯,晚年家境贫困,穷愁客死于上海街头。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