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玛丽·博伊斯

英国伊朗学家(1920-200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玛丽·博伊斯Mary Boyce,也译作鲍哀丝等,1920年8月2日—2006年4月4日)是英国著名伊朗学家,主要研究伊朗语族祆教。她曾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AOS)的伊朗学教授。[1]

事实速览 玛丽·博伊斯, 出生 ...

生平

玛丽·博伊斯的家族出自爱尔兰,其父威廉·博伊斯(William H. Boyce)为英属印度民政机构的法官,其母诺拉(Nora,旧姓加德纳(Gardiner))是历史学家塞缪尔·罗森·加德纳的孙女。[2]

玛丽·博伊斯1920年8月2日出生于英属印度的大吉岭,当时其父母正在此处避暑。她毕业于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学习了英语、考古学及人类学。1944年至1946年间,她任职于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教授盎格鲁萨克逊文学及考古。在同一时期(1945年-1947年间),她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AOS)的弗拉基米尔·米诺尔斯基(Vladimir Minorsky)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波斯语[3]其后在沃尔特·布鲁诺·亨宁(Walter Bruno Henning)的指导下研究中古伊朗语。

从1948年起,玛丽·博伊斯成为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讲师,主要研究摩尼教中古波斯语、祆教中古波斯语及帕提亚语文本。1952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其后主要在伦敦大学任职,并于1982年退休,并以荣誉退休教授的身份继续其研究,直至2006年去世。

Remove ads

著作

玛丽·博伊斯出版过数种祆教、摩尼教相关的著作,最著名的为《祆教史》(A History of Zoroastrianism)的前三卷,她去世后,第四卷至第七卷由Albert de Jong主持编辑,还未出版。《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A Persian Stronghold of Zoroastrianism)的汉译本由张小贵、殷小平翻译,2005年在中华书局出版。[4]她还为《伊朗百科全书》撰写了很多条目。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