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环带杯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环带杯伞
Remove ads

环带杯伞學名Clitocybe rivulosa),俗稱假香蕈false champignon)、傻瓜的漏斗fool's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1],是一種有毒的杯傘屬真菌品種。與部份同類真菌相近,环带杯伞是一種細小的白色漏斗狀真菌,並且廣泛分佈在歐洲北美的草坪、草地和其他長滿草的地區。环带杯伞含有極具毒性的毒蕈碱,且吃掉這種菌後中毒的症狀為大量出汗,所以得到「出汗蘑菇」的別號。[2]

事实速览 环带杯伞, 科学分类 ...
事实速览 环带杯伞 ...
Remove ads

描述

环带杯伞是一種體形細小的白色或淺黃色的蘑菇。其菌蓋直徑為3–4厘米,呈漏斗狀。這種菌擁有大量菌褶,其菌褶呈白色,並且點綴著粉紅色斑點。其菌柄呈纖維狀,長4厘米,並且沒有任何菌環。其孢子印為白色。[3]這種菌並沒有獨特的味道或氣味。环带杯伞與不少有毒的真菌物種相近,其中包括白霜杯傘。這類菌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硬柄小皮傘[4]和]斜盖菇等食用菌。[5]

分類和命名

起初,於1801年,环带杯伞獲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給予學名「环带姬松茸」(Agaricus rivulosus[6]。但是,於1871年,德國真菌學家保羅·庫默爾將之重新歸類為杯傘屬,並因此將之易為現名。隨著年齡的增加,环带杯伞的菌蓋表面會出現環狀裂縫,因此它獲命名為「环带」(rivulosus)。[7]

與环带杯伞極相似的白霜杯傘有時候會被視為环带杯伞的複合種。[8][9]

分佈及生境

环带杯伞主要於夏季和秋季在歐洲和北美洲的草地上出現,並不時會在仙环中出現在。依偎在草叢中生長的环带杯伞通常會變得更大。[10]不幸的是,這種菌經常在草地出現,致使看到它們的兒童或幼兒可能會誤吃它們。[11]

毒性

环带杯伞的主要毒性來自毒蕈碱。人類吸收毒蕈碱後中毒的病症為大量流涎、大量流汗、以及大量流淚。這些病症都會在人們吃下环带杯伞後15-30分鐘內出現。[2]若大量進食,中毒者則會出現痛、嚴重恶心腹瀉、視力模糊和呼吸困難的病症。中毒症狀一般會在兩小時內消退。环带杯伞導致的死亡個案極少,但嚴重能導致心衰竭呼吸衰竭。毒蕈碱的解毒剂阿托品[1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