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玻璃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玻璃筆
Remove ads

玻璃筆(日文:ガラスペン),又稱為威尼斯玻璃筆(Venezianische Glasfeder),是以毛細管作用為原理,將墨水貯存於筆頭上數個溝槽,這些溝槽同時也能將墨水引導到筆尖,而形成特殊供墨裝置。書寫時出墨量和筆跡線條粗細,是由筆頭上貯墨溝槽的深度、寬窄與書寫角度所決定。貯墨槽以直紋以及螺旋紋為主要的型制,紋路的變化除了視覺上的美感,也可以提供更長更多的貯墨空間。

Thumb
玻璃筆

玻璃筆之種類主要分為兩種:玻璃自來水筆與玻璃沾水筆。

歷史

直到 18 世纪,随着贸易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尝试制造玻璃笔尖,以取代当时使用的鹅毛笔尖。对耐用的书写工具的需求很大。19 世纪初,德国每年消耗约 5000万根鹅毛笔,英国每年从圣彼得堡进口约 2700万根。[1]鹅毛笔消耗得太快了。一个抄写员每天大约消耗五根鹅毛笔。

因此,日本[2]、北美和德国的玻璃制造商尝试生产出带尖角的细玻璃棒,墨水可以积聚在尖角处。但这些玻璃棒太易碎,无法成为鹅毛笔的替代品,尽管它们磨损小,可以在木材、纸张、皮革和类似材料上书写,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图林根州的玻璃吹制师们成功地提高了玻璃的抗断裂性、凝聚力和毛细力,因此玻璃笔慢慢成为一种流行的书写工具。[1]

1902 年,日本风铃制造商佐佐木定次郎(1868-1912)发明了一种玻璃簧片,最初还配有竹制手柄。[3][4] 这些笔后来由佐濑工业所大规模生产,该公司是由佐濑定次郎的一名学生创立的。该公司的后任所有者佐濑勇(1926-1989)对玻璃笔尖进行了进一步开发,将其与玻璃笔杆整合为一体。[5]

法国、美国和德国的制造商将玻璃笔尖用于钢笔。19 世纪,玻璃笔尖被用于美国纺织业对织物的标记。[6] 20 世纪 20 年代,它再次在美国公众中流行起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又经历了一次复兴。

然而,随着[[硬筆尖|金属笔尖]的不断改进,玻璃笔尖的胜利进程很快就结束了。[7] 随着金属笔尖质量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也持续下降,最终金属笔尖的价格低于羽毛笔尖和玻璃笔尖,而且它们坚固耐用,磨损率低。

如今,玻璃笔尖仍在生产,但仅用于书法。它们作为装饰品也很受欢迎。

Remove ads

玻璃自來水筆

Thumb
玻璃自來水筆

為了便於攜帶,將玻璃尖放置在自來水筆上,藉由墨囊或是活塞貯墨可提供方便且穩定的書寫,除了筆尖之外的構造,玻璃自來水筆和鋼筆機構大致相同。此類玻璃筆的優勢明顯表現在戰爭時,或是需要低廉成本製造自來水筆的地區。尤其部份國家早期管制黃金等的貴金屬,而玻璃的成本低廉,製作也不困難,所以在原子筆普及之前存在一定的市場。

玻璃沾水筆

Thumb
玻璃沾水筆

早期的玻璃筆還有一個主要的使用形制,也就是沾水筆。20世紀初期沾水筆仍是主要書寫或是製圖工具之一,而這時期玻璃筆頭沾水筆,以1.5cm見方的漢字來說,能書寫上百字,往往比傳統金屬尖無筆舌的沾水筆所能書寫的字多出數倍之譜。

玻璃沾水筆多以竹軸為筆身,有些則是可以替換筆頭,另外也有透過金屬片的轉接,可以讓玻璃筆尖轉接到現今通用的沾水筆筆桿上。至於常看到全玻璃製成的的玻璃筆(筆身、筆尖皆為玻璃),在佐瀨工業所的記載,是在1989年時才發明出來,但是實際上在二戰時期即有中空玻璃筆桿的玻璃筆。目前仍有持續製作的玻璃筆多是整隻玻璃製,而早期竹、木桿配玻璃筆尖的沾水筆等的目前已經沒有製作。

使用的墨水與紙張

大多數的玻璃筆為使用鋼筆墨水,但因貯墨槽變化大,所以同時也可以使用較為濃稠的沾水筆墨水。在紙張的選用上,通常需要搭配不易暈染的紙,這點和使用的墨水關係較為密切。

清潔與保養

玻璃筆正常書寫不易耗損,但是筆尖若是與硬物碰撞則容易缺損,若是缺損不大,可用砂紙打磨,唯筆劃可能會變粗、出墨量會加大。筆尖清潔最好是在墨水尚未乾涸時、以清水沖洗,附著在毛細槽內的宿墨,很可能會造成日後書寫時,出墨的不順暢。

玻璃筆製作者

參考網頁

Remove ads

參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