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常妃 (道光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常妃(1808年12月31日—1860年10月7日),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人。广东按察使、布政使容海之女,清朝道光帝之妃。
由于曾被封为珍妃,《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庆》、《清朝续文献通考》、《清皇室四谱》、《清列朝后妃传稿》等资料将她记为两人[1]:102。
生平
嘉慶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巳時出生[1]:103,生母為道員奇明第五女伊爾根覺羅氏[2]。
道光二年二月,在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定为珍贵人;同年十一月初二日进宫。道光四年九月初九日内阁抄出,初七日奉上谕:“奉皇太后懿旨:‘珍贵人晋封为珍嫔。’所有应行事宜著各该衙门察看例具奏。”钦此[1]:103—104。道光五年四月十三日,以礼部左侍郎舒英为正使,兵部右侍郎奕经为副使,在延禧宮册封珍嫔[3]。
道光五年八月初八日,再奉皇太后懿旨诏晋珍妃[1]:104。没过多久,珍妃就患上了痛风痹症,一直在治療。道光六年七月初八日,珍妃还圆明园,延禧宫用马四匹。十一月二十二日,总管魏进朝传旨,珍妃降为珍嫔,在静嫔之次[1]:104。
道光九年六月初九日,总管郝进喜等奉旨,“珍嫔降为常貴人”。每日所食吃食和分例等项,即日起照贵人例配给[4],並且裁減位下的官女子二名[5][1]:107。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七日,承乾宫常贵人位下,因病出宫女子一名。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延禧宫常贵人位下,因病出宫女子一名。道光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咸福宫常贵人位下,因病出宫女子一名。
道光三十年正月,咸豐帝晉尊先朝妃嫔,尊為皇考常嬪[1]:104,時年四十三歲[6]。咸豐元年三月十五日,正式行冊尊禮。咸豐十年庚申八月二十三日,常嬪位下的太監李進壽奏報咸豐帝,常嬪因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受惊悸而薨于綺春園[1]:104,享年五十三歲。同年九月初五日,本欲將采棺抬進園內以便殮入,但由于当时圆明园仍有西方人不时入園內焚燒各處,只能等其退散後再另行辦理。内务府大臣在与恭亲王奕訢商量过后,将常嫔遗体于九月二十三日丑时殓入采棺。
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三日暫安於田村殯宮西所。咸豐十一年三月初二日,常嫔金棺在慕东陵东配殿漆饰[1]:105。同年十月,同治帝追晉為皇祖常妃[7],同治二年九月初二日葬入慕東陵,用中间石券[1]:105。
Remove ads
家族
根據《順天鄉試齒錄》和《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九,其家族簡譜如下:
- 六世祖:薩珠瑚,世居哈達地方,從龍入關,曾任都統,娶瓜爾佳氏。
- 五世祖:薩漢,曾任直隸雄縣防守尉、協領,娶鄂卓氏。
- 高祖父:武格,曾任七品小京官,娶瑚爾罕氏,一女嫁鑲藍旗滿洲鄂卓氏,四品典儀官雅岱之子四川保寧府知府德昌[8]。
- 曾祖父:福盛額,曾任筆帖式、直隸多倫諾爾理事同知、太僕寺員外郎,配喀爾拉氏。
- 祖父:善慶,由方略館清文遼三史,議敘升戶部陝西司主事,薦升安徽滁州直隸州知州,曾署潁州、徽州、浙江湖州知府,入祀湖州府名宦祠,娶誥封奉政大夫圖拉長女覺羅氏。
- 父:容海,字納川,由方略館譯漢官,議敘工部筆帖式,考補軍機章京,薦升營繕司主事、都水司員外郎、營繕司郎中,曾署甘肅按察使、廣東布政史。
- 前母:容海嫡妻洪吉拉特氏,國子監司業巴棟第二女。
- 生母:容海繼妻伊爾根覺羅氏,道員奇明第五女。
- 長姐:鑲藍旗滿洲員外郎年長阿之妻。
- 二姐:正白旗蒙古總兵內務府大臣麟翔之妻。
- 弟:如山,道光十八年戊戌科进士,四川按察使。
- 弟:隆山,隆山之女嫁正白旗满洲、直隶总督喜塔腊氏裕禄。
- 弟:多山(字云笏,号云湖),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科举人,1855年太平军攻陷武昌时阵亡。初任刑部郎中,出为襄阳府知府,后署湖北按察使。时司道多驻城外督战,惟多山助城守,城陷,力战死之,予骑都尉世职,谥忠节。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