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瑞興百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瑞興百貨(英語:Shui Hing Department Store),在港交所除牌時編號0241.HK,為過去香港一間老牌百貨公司,現已退出百貨業務,當時的主席是古勝祥[1]。
歷史
古勝祥的祖父本身已經在毛里裘斯經營洋雜生意。到1920年代初,古勝祥在毛里裘斯出生的父親古瑞庭回鄉娶親,卻因戰亂滯留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並當上水務局的公務員,主要負責抄水錶,後來他跟幾個朋友湊份開辦瑞興雜貨店,1926年瑞興百貨正式開業。後來受惠戰爭,大量難民湧到香港避難,瑞興的發展開始加快,但瑞興在1937年11月曾經發生販賣日本貨風波[2]。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的戰火蔓延香港,瑞興的業務因香港淪陷而中斷。到香港重光後的1946年,古瑞庭因心臟病逝世,古勝祥因兄長尚在美國求學而接掌百貨生意。在古勝祥經營下,瑞興在1940年代末期建立起名聲[3]。1950和60年代,瑞興引進意大利及法國的品牌商品銷售。在1956年德輔道中的新店率先在香港採用自動開閉的玻璃門,備受矚目[4]。
1963年9月,瑞興位於尖沙咀彌敦道23至25號的新建百貨商廈落成(現稱彩星中心)[5],其設計特意邀請意大利建築師潘地主理[6],同年12月於尖沙咀店設置大型聖誕樹及聖誕裝飾[7]。當年較具規模的百貨公司都將門市集中設於香港島的中環及上環一帶,瑞興是少數在九龍開設大型門店的百貨公司,由於1960年代的香港尚未有行車過海隧道,渡海需要乘船,瑞興在九龍的門市無需與香港島相同規模的百貨公司競爭,在九龍也沒有相似規模的同業對手,在當年的九龍可謂近乎獨市經營。
1965年,瑞興牽頭在尖沙咀的多家商店及企業,在市政局協辦及中華電力贊助下,於半島酒店至加連威老道的一段彌敦道,沿著行車線的中央街燈柱佈置聖誕燈飾,並於12月4日舉行亮燈儀式[8],是九龍半島的公共道路上首次掛上聖誕燈飾[9]。1970年代,瑞興更上一層樓,開辦瑞榮超級市場,並將瑞興百貨的業務拓展至新加坡,瑞興亦都趁這時候上市。1990年於旺角惠豐中心承繼永安百貨在地下至3樓全層的舖位開設九龍第二家分店。
1960年大丸成為率先在香港設店的日本百貨公司,為香港人提供耳目一新的購物體驗,也為香港本地百貨公司帶來競爭[10],松坂屋於1975年也在銅鑼灣開業後,開始有多家日資百貨公司在香港設店。三越及崇光先後於1981及1985年開幕,吉之島及八佰伴在香港廣設門市。在香港零售業高速擴張的1980年代,千色百貨及馬莎百貨也在香港開業,百貨公司在香港林立,競爭激烈,本地百貨公司的利潤難免被攤薄。踏入1990年代初,瑞興的業績開始走下坡,天祥退出市場,此後日本經濟開始衰退,不少日資百貨公司因母公司在日本破產而結業或被轉售,香港百貨業的熱潮逐漸減退。到1997年,瑞興將百貨公司業務以9.7億元轉售予永義國際,又將物業悉售,古氏家族就此淡出百貨業務,豈料同年年尾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香港,零售業衰退,地產也進入低潮,古勝祥就此逃過一劫,而承接百貨業務的永義國際決定將瑞興百貨結業。現時古勝祥的其中一個兒子古賢倫仍有經營食品和紅酒生意。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