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璹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璹嬪(1840年—1874年),葉赫那拉氏正白旗滿洲人 [1]員外郎桂祥之女[1],咸豐帝玉嬪之姐。清朝咸豐帝,無生育[2]

生平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二月二十日子時出生。

咸豐五年 (1855年) 二月初十日,「正白旗滿洲員外郎桂祥之女那拉氏」被封為𤩈貴人,而正白旗滿洲主事全文之女那拉氏則在同一日被封為璷貴人[1]𤩈貴人具有嬪銜,每日吃食分例和煤炭、蠟燭等物均依照嬪例發給,而與其同日受封的璷貴人僅有正常的待遇[3]

咸豐五年三月十六日,𤩈貴人和璷貴人正式入宮,兩人與懿嬪那拉氏同居儲秀宮,同年三月三十日,咸豐帝賞賜一套收藏於毓慶宮的《說文字原·六書正譌》給𤩈貴人[4]

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懿嬪生大阿哥載淳,四月二十三日,咸豐帝得悉𤩈貴人之母在大阿哥滿月時,擅自呈進物品,下令將其所進之物擲還[5],同年十一月初十日,咸豐帝下旨更改其封號的寫法,改稱為璹貴人[6]

咸豐七年(1857年)十一月十二日,璹貴人每日的吃食分例,以及煤炭、蠟燭等物依照常在之例發給[7]

咸豐八年(1858年)二月初三日,璹貴人之妹被封為玉貴人,二月初四日,璹貴人每日的吃食分例,以及煤炭、蠟燭等物依照貴人之例發給,恢復正常待遇[8]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十日,剛登極的同治帝尊封璹貴人為璹嬪,而璹貴人之妹玉貴人則被尊封為玉嬪[9]。璹嬪封號的滿文為「wesihungge」,意為「尊貴的」、「繁盛的」[10]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內務府為道光帝咸豐帝妃嬪安排會親,定於二月十三日,璹嬪和玉嬪會親,會親時間從早上卯時開始,至傍晚酉時結束,親族人等俱出入蒼震門[11]。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二十四日,璹嬪去世,喪葬禮儀依照同治八年容嬪之例辦理[12]

民國時期,奭良所擬的《后妃傳》錯記璹嬪為「鑄常在」[13]

Remove ads

作品

翁同龢所撰的《翁文恭公日記不分卷》稱「顯廟位下璹妃,能書大字,全師之姪孫也,今年薨,此月奉移」[14],可知咸豐帝璹嬪能書大字。她已知的作品有:

家族

  • 高祖父:松齡,官至江南淮揚道,娶瓜爾佳氏覺羅氏、喏羅氏,有妾孫氏、范氏。
  • 曾祖父:那清安,嘉慶十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諡恭勤,娶江寧鹽法道盧崧之女盧氏。
  • 祖父:全志,曾任員外郎,娶二等男爵鄂彌善之長女必祿氏。
  • 父:桂祥,道光二十三年舉人,曾任員外郎,娶欽天監五官正常興之女舒舒覺羅氏
  • 兄弟:詺鼎、詺彝、詺鍾、詺牖。
  • 姐妹:玉嬪、員外郎華毓(即盛京將軍崇實之子)之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