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瓊林蔡氏祠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瓊林蔡氏祠堂
Remove ads

瓊林蔡氏祠堂,或稱為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湖鎮瓊林村,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古蹟之一。始建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規模雖不大,但建築內部木作精緻,富有正面共開三門,全紅門扇的御賜官宅特色。

事实速览 瓊林蔡氏祠堂, 别称 ...

本祠堂為金門蔡氏濟陽派世居,因為從瓊林移入,故又稱瓊林派。現存家廟建於清朝道光年間,除此,因供奉清川南右布政使蔡守愚,故亦有「布政祖厝」之別稱。

歷史

道光二十年(1840年),新倉上二房二十二世蔡蔚亭獨力斥資白金三千兩,興建新倉上二房十一世之宗祠,該建築是瓊林地區最晚建造完成的宗祠,故村人一般又稱為「新祖厝」。蔡氏祠堂興建雖晚,但因此時蔡氏家族頗為富裕,因此在興建時對於建築材料相當考究,其正殿屋脊高度也遠超過村內其它宗祠,此外,並聘請當時的書法名家呂世宜(1784-1855)為之題堂聯,文曰「科甲慶蟬聯貴治宣猶祖若孫兩朝名宦」、「浙黔揚駿烈明刑典試父而子繼世文宗」。[1]

1989年,瓊林蔡氏祠堂開始進行首波調查[2],後開始分期進行修復工程,於1994年、1998年和2002年期間完工,2012年,瓊林聚落進一步由金門縣文化局登錄為法定聚落建築群,並在2013年辦理「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瓊林蔡氏千年聚落風華再現」,對於該聚落存留建築進行修復保存等規劃。[3][4]

建築設計

當前蔡氏祠堂座落於瓊林村中心,由怡穀堂和蔡氏家族大宗與小宗祠堂(俗稱「七座八祠」)及二尊風獅爺所構成,整體遵循中國傳統建築型式,具有明顯主軸線及左右對稱格局,在當地民居建築大致相同,致使原本屬祭祀性質,肅穆的宗祠增加親民之意,其宗祠陳列「畫像功臣」牌額,以及代表家族光榮之牌匾,如「進士」、「文魁」、「五世登科」、「兄弟文魁」等,此外有一幅三百多年歷史的蔡氏始祖蔡復一之《蔡復一畫像》。[5]

此外,瓊林蔡氏祭祖為金門縣規模最大的家廟祭祖儀典,瓊林子孫每年會在蔡氏家廟大宗祠舉辦春、秋之祭祖儀式,儀式最大的特色是「奉祖出龕」,會將祖龕內供奉之35先人牌位供請出巡,再依昭穆排序就位。[6]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