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爪哇八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爪哇八哥
Remove ads

爪哇八哥學名Acridotheres javanicus,台湾作白尾八哥)为八哥科八哥屬下的一个种。原產於峇里島爪哇。它已被引入其他亞洲國家,甚至遠至波多黎各。

事实速览 爪哇八哥, 保护状况 ...

在印尼當地因人類過度地捕抓,以致近危的爪哇八哥,在台灣沒有天敵,數量暴增

Remove ads

分類

白尾八哥有時被視為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 或叢林八哥A. fuscus) 的一部分。[2]

描述

Thumb
白尾八哥在飛行中,展現出獨特的白色翼條和尾條

白尾八哥主要為黑色,翅膀呈棕黑色,初級飛羽基部為白色,在飛行時顯示為醒目的白色翼帶,並帶有白色尾帶。尾下覆羽為白色。額頭上有短冠狀羽。喙、腿和腳為黃色,眼睛呈檸檬黃。未成熟的個體顏色較棕。它的體長為21—23 cm(8.3—9.1英寸),[3] 體重約為100 g(3.5 oz)。[4]

白尾八哥在新加坡街頭覓食。影片片段

棲地

白尾八哥原產於峇里島和爪哇,並被引入到東南泰國、南馬來西亞新加坡蘇門答臘小巽他群島台灣波多黎各日本尼泊爾[4] 它常見於城市和農耕地區。[3]

行為

白尾八哥是雜食性,食用種子、水果、花蜜、昆蟲以及人類廢物。它經常以大群體出現。它的叫聲與家八哥相似。它會在洞中築巢,蛋呈藍灰色。白尾八哥非常大膽,且不太害怕人類。[3] 在馬來西亞和印尼,白尾八哥經常被飼養在籠中。[3] 這些鳥類以群體形式覓食,通常最少兩隻,但通常有三隻或更多,其中除了保持警戒的一隻外,其他都在覓食。警戒的八哥若看到可能構成威脅的事物,會用高音啁啾聲警告其他成員,然後全群迅速逃離。[來源請求] 若有一隻鳥與群體分離,它會發出叫聲,以吸引其他同類過來。


對台灣的影響

屬於台灣外來入侵種生物,據推測為人為引進飼養。

在台灣沒有天敵,連鳳頭蒼鷹都敵不過牠們, 性情非常的凶悍,常常成群覓食,吃東西時不准其他鳥類靠近,搶食物也搶不過他們,繁衍非常快速,使台灣原生種八哥的生存受到威脅[5]

在其它資料更指出牠們的食物來源除了穀物、昆蟲、小型爬蟲動物外,對於台灣的原種幼鳥、小型鳥,如麻雀,會直接攻擊捕食,對於未孵化的鳥蛋也不放過,造成台灣生態的嚴重浩劫。[6] [7]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