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斑黑鹀

雀鵐科白斑黑鵐屬下唯一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斑黑鹀
Remove ads

白斑黑鹀(学名:Calamospiza melanocorys;英语:Lark bunting)是雀鵐科白斑黑鹀属唯一一种,原生于北美洲中部和西部。它于1931年成为科罗拉多州州鸟[2]

事实速览 白斑黑鹀,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特征

它是一种小型鸣禽,喙短粗,发蓝。繁殖期的雄性羽毛呈黑色,翅膀上部有一大块白色斑块。非繁殖期的雄性和雌性看起来差不多,羽毛呈灰褐色,带有白色条纹。 [3]

其体长14—18 cm(5.5—7.1英寸),重35.3—41.3 g(1.25—1.46 oz),翼展25—28 cm(9.8—11.0英寸)。[4]

分布

它是北美草原上最常见的雀类,栖息于加拿大中部和美国中西部的草原上。在秋季,它们会成群结队地迁徙到得克萨斯州南部、亚利桑那州墨西哥北部高原过冬。[5]

习性

它们在草地上筑杯状巢[5]一夫一妻制[6]。雌鸟择偶标准每年都不相同,包括雄鸟羽毛颜色深浅、翼斑的大小、喙的大小等等[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