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沙鄉 (台灣)
臺灣澎湖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沙鄉(臺灣話:Pe̍h-soa-hiong),舊稱「頂山」、「北山嶼」,位於中華民國澎湖縣最北端,澎湖本島北方,其西南、東南兩方分別以澎湖跨海大橋、中正橋與西嶼、湖西兩鄉相接。管轄範圍包括白沙島、中屯嶼、鳥嶼、員貝嶼、吉貝嶼、大倉嶼及目斗嶼等7個有人島和20個無人島,是澎湖縣轄島最多的行政區。
Remove ads
行政沿革
-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1920~1926 | 高雄州澎湖郡白沙庄 |
1926~1945 | 澎湖廳馬公支廳白沙庄 |
1945~1946 | 澎湖縣馬公區白沙鄉 |
1946~ | 澎湖縣白沙鄉 |
人口
根據澎湖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4年底白沙鄉戶數約3.7千戶,人口約1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赤崁村與城前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101人與114人[1]。
政治
白沙鄉公所是澎湖縣白沙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白沙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澎湖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白沙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2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2]。
白沙鄉民代表會是白沙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白沙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共有7位鄉民代表,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1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1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3][4][5]。
- 大倉村、中屯村、吉貝村、岐頭村、後寮村、通梁村
- 小赤村、瓦硐村、赤崁村、城前村、員貝村、鳥嶼村
- 港子村、講美村、鎮海村
產業
白沙鄉因有綿長的白色沙灘而得名,鄉境內擁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擁有漁船港口,鄉民主要以補漁業為主。白沙鄉是澎湖縣島內唯一從事丁香魚補撈的地方,夏季近年以「丁香季」主推丁香魚文化,姑婆嶼的紫菜亦是地方特有的海菜特產,因此,白沙鄉有「紫菜庄.丁香村」的稱號。
交通
教育
- 澎湖縣立白沙國民中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澎湖縣立鎮海國民中學(1968年設立、1974年獨立設校、2024年裁撤)- 澎湖縣立吉貝國民中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澎湖縣立鳥嶼國民中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澎湖縣白沙鄉中屯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澎湖縣白沙鄉赤崁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澎湖縣白沙鄉鳥嶼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澎湖縣白沙鄉講美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港尾】
- 澎湖縣白沙鄉吉貝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澎湖縣白沙鄉後寮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旅遊
歷史建築
美食
- 仙人掌冰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