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皆川淇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皆川淇园
Remove ads

皆川淇園享保19年十二月初八1735年1月1日) - 文化4年五月十六1807年6月21日)),字伯恭,通称文蔵,号淇園,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者。父親是皆川成慶,弟弟是富士谷成章日语富士谷成章,外甥是富士谷御杖日语富士谷御杖[1][2]。皆川淇园反对朱子学[3]

Thumb
皆川淇園肖像 『近世名家肖像』

生涯

Thumb
皆川淇園書

皆川淇園在大約在4、5歲時就已經背誦杜甫的詩[4]

他跟隨伊藤錦里三宅元献等人學習儒學。他還對易经進行深入研究,並提出言語論,解釋了"名"和"物"之間的關係,並為許多經書撰寫了註釋,如《老子》、《庄子》、《列子》和《论语》。他還受邀擔任龜山藩松平信岑日语松平信岑)、平戶藩松浦清)和膳所藩本多康完日语本多康完)等藩主的賓師。

自宝暦9年(1759年)起,他在京都中立売室町西開始接收門徒[5][6]。此外,受到江村綬日语江村綬的錫杖堂詩社的影響,他與柴野栗山日语柴野栗山赤松滄洲日语赤松滄洲等人一起創立了一個名為三白社的詩社。

山水畫方面,外界認為他的水平堪比他的師父圆山应举

文化2年(1805年),在各位藩主的援助下,他在京都建立了學術機構「弘道館日语弘道館 (皆川淇園)」。然而弘道館尚未建成,皆川淇园就去世了,享年74歲。

據說他的門徒達到了3,000人。他的門生包括富士谷成章日语富士谷成章巌垣龍渓稲毛屋山日语稲毛屋山小浜清渚東条一堂北条霞亭日语北条霞亭

他被葬在京極阿弥陀寺日语阿弥陀寺 (京都市上京区)[7]。墓誌內文由松浦清草擬,墓碑上的文字由本多康完書寫。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留著一幅名為「明經先生像」的皆川淇园遺像。

大正4年(1915年),朝廷追贈其從四位的官銜[8]

Remove ads

著作

脚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