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相連長型大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連長型大廈
Remove ads

相連長型大廈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其中一種標準建築設計,分為第1款、第2款(沒有興建)、第3款、L款及L2款(沒有興建),於1986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中最為常見。

Thumb
大窩口邨的相連長型大廈。

簡介[1]

相連長型大廈於1984年發表,其樓宇設計,外觀較長而窄(類似特別設計工字型大廈),加上設計較靈活,亦能夠隨意變更樓宇高度(由8-27層不等)及翼尾單位類型以節省樓宇佔地,所以這個樓宇設計經常採用於徙置大廈的重建工程、面積較小的地盤及受高度限制的地盤,所以相連長型的樓宇大多數於樂富黃大仙深水埗葵涌等地找到。

首批落成的相連長型大廈是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大坑東邨東輝樓,於1986年3月落成;而最後落成的相連長型大廈是觀塘翠屏(北)邨翠樟樓,1994年10月才落成,翠樟樓更是唯一一座樓宇落成時已全部單位皆安裝鋁窗的相連長型大廈。

1998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讓租戶以合理價錢購買現居的單位,而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全部都是於1980年代後期至1992年或之前(東頭邨彩東、興東及祥東樓及翠屏(北)邨翠樟樓除外,分別在1993及1994年完工)落成的屋邨(屋邨如果有和諧式大廈,就不作出售),所以大部份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中,部份皆擁有相連長型。而有採用過的相連長型大廈設計分為3款,分別是相連長型第1款、相連長型第3款及相連長型L款,以標準設計的相連長型第1款、相連長型第3款及相連長型L款來說,每層分別共擁有14個、20個及12個單位,而層數多於22層或以上的樓宇頂層會比其它層少6個單位。由於1980年代後期開始對於小型單位有需求,當中部份相連長型第1款及相連長型第3款位於兩端或樓宇中央的其中一個單位被分為2個俗稱「劏房」的單位,而這類小型單位不設露台,有鑑於此,其晾衣架設於客廳的窗戶,有別於其它標準相連長型大廈的單位。而相連長型大廈的樓宇層數由11層至27層不等。

相連長型大廈提供多種類型及面積的單位,由1-2人「劏房」到可間三房的大型單位均俱備,建築師設計屋邨時亦可自由選擇翼尾的單位配搭,更可選擇一邊翼尾興建小單位而另一邊興建大單位,提高靈活性[1]。部份相連長型大廈的單位面積較大,僅次於雙工字型大廈,最大單位建築面積更達700餘平方呎。

Remove ads

類型[1]

相連長型第一款

相連長型第一款興建的數目最多,共興建了64座。這款樓宇中以橫頭磡邨佔的數目最多。外型是由2座長型平行相連而成,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每層設有14-16個單位不等。

相連長型第二款

相連長型第二款是以相連長型第一款為藍本,並沒有興建;房署原擬將此型號樓宇設計應用於黃大仙下邨二區,但因原有大廈住戶遷出計劃延誤,適逢和諧式大廈設計推出,而當時樁基工程仍未展開,最後改為建造和諧三型大廈。外型是由2座相連長型第一款(其中一座是鏡射反轉)所合併而成、呈「品」字形(類似部份三座相連工字型大廈),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不過相比第一款、刪除了合併位置的四個尾端單位,每層設有24個單位不等。

相連長型第三款

相連長型第三款是以相連長型第一款為藍本,共興建了19座。這款樓宇中以南昌邨佔的數目最多。外型是由3座長型平行相連而成,除了中央翼外,其餘的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每層設有20-22個單位不等。

相連長型L款

相連長型L款全港只興建4座,更是相連長型大廈中唯一不作出售的型號。這款樓宇中橫頭磡邨(宏光及宏顯)及大窩口邨(富平及富秀)各佔2座。外型呈「L」字形,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每層設有12個單位。

相連長型L2款

相連長型L2款並沒有興建,比起第二款、更是從未實際應用,亦沒有真正出現於任何房屋項目的擬建方案。這款樓宇外型呈「V」字形,類似呈135度展開的新長型大廈。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大廈中間更設有一個B型鑽石形單位,每層設有12個單位。

擁有相連長型大廈的公共屋邨[1]

更多信息 所屬地區, 屋邨名稱 ...

以斜體字顯示的屋邨名稱已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

粗體字顯示的樓宇名稱設有小型單位(「劏房」)

Remove ads

曾規劃但最終沒有興建的相連長型大廈公共屋邨[1]

更多信息 所屬地區, 屋邨名稱 ...

參考文獻與備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