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省港澳愛國民主大遊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省港澳愛國民主大遊行,是1989年中國八九民運中,5月23日晚發生在廣州的一場大遊行,也是廣州乃至廣東省在八九民運中最大規模的一次遊行,參與者包括專程從香港趕往廣州的香港學聯學生代表,乃至在暨南大學等大學留學的香港澳門學生[1][2][3][4][5]

事实速览 外部圖片链接 ...

背景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死後八九民運開始。廣州作為中國華南的最重要城市之一,也發生了響應的運動。隨著北京學生開始絕食,國務院宣布北京戒嚴,全國各地的學生和市民遊行開始升溫。廣州在5月已經發生多次市區大遊行,與此同時當時仍為殖民地的英屬香港葡屬澳門,民眾也緊密關注中國的學運情況,並通過媒體、捐款等方式影響著廣東。5月20日前後,廣州工自聯成立,即得到來自香港支聯會的捐款和組織協助。

經過

5月23日,由香港十三間大專院校163名學生組成、由時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秘書長陶君行領銜率領的隊伍,白天製作了三十多條橫幅,攜帶大量宣傳品。在紅磡體育館誓師後,從火車站乘火車經深圳到廣州。據港媒報導,香港學生隊伍原本預料過關可能會遇到問題,並計劃若入境深圳失敗就會在海關靜坐抗議,但其在通關時似乎獲得刻意安排,學生火車到達羅湖後,口岸聯檢大樓的公安立即為其安排入境,經過數分鐘即令全部人出關,亦無例行行李檢查。在廣州車站亦有公安人員開路,讓香港學生前往越秀賓館[6][7]

晚8时左右,各高校学生陆续汇集在省政府门前。从9时半起,包括香港澳门,以及来自深圳、佛山等地大学生在内的五十万学生、新闻界与社会人士,以“粵港澳環市大遊行”的名義从广东省政府前出发游行,以兩部配置高音喇叭的宣傳小汽车开道。隊伍打頭的汽車是廣州市某小汽車出租公司的司機“未經上級同意”開來為遊行當引路與指揮用的。隊伍前头打着中国国旗、「廣州市民志願遊行團」和“省港澳爱国民主大游行”横幅。带头的廣州社會青年沿途高呼「打倒李鵬」和「歡迎加入」等口号。當天廣州陣雨不斷,東風中路數千米的路段被人流堵塞[8]

遊行隊伍長達數里,並展示“李鹏戴手铐”、“大扫帚扫走小瓶子”(暗指邓小平)的海报,呼叫或展示“省港学生心连心”、“反对封锁新闻”、“打倒李鹏”、“声援北京学生”、“还政于民”、“打倒独裁”、“结束老人政治”、“调兵是动乱之举”、“逆民者亡”、“镇压学运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反对军管”、“李鵬不下台、我們天天來”“民主、自由万岁”、“打倒官倒”等口号或口號,亦有人唱《国歌》、《国际歌》。遊行路線為沿东风中路解放北路流花路环市路人民路南方大廈行进,再过人民桥,沿同福路江南大道,折回海珠桥,最后抵达海珠广场匯合。遊行持續到次日凌晨。由於當時謠傳李鵬下台,更有人將游行名稱改為“省港勝利大遊行”,點放鞭炮慶祝[6]

海珠廣場在遊行開始前就開始聚集了數千市民,連同部分的學生及“廣州市民聲援團”,在場高聲討論時政,開廣播放送新聞,等待遊行隊伍到來。也有人在廣場展示「阿斗誤國華夏痛恨李鵬去,全民覺醒神州呼喚紫陽回」的對聯[9]。晚上11時,華南理工大學的隊伍最先到達廣場,廣場上響起了歡呼聲。游行沿途有十萬市民沿途欢迎或围观游行,並且時時爆發掌聲。遊行隊伍中包括三百名專程到廣州參與的香港學聯學生(晚上八時乘火車到廣州)、佛山與深圳大學的學生和暨南大學的大部分港澳學生[8],以及從黃埔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過來的工人隊伍[10]。隊伍前後左右都有學生糾察隊手拉手護衛,警察亦把手各個路口疏導交通,數万輛學生和市民的單車、摩托車均露天停放在路邊直到凌晨,並未出現被盜[11][12]

在遊行過程中,也有部分團體展現出具有其特色的標語或口號,强力啤酒廠的工人口號為「强力為學生加油」、廣東醫藥學院的横幅有「李鵬得症,對政下台」,作家們的横幅宣稱「一九八九,專制末日,民主之年」,星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則吹着小號,高唱國際歌,也有一個橫幅題為“今日影訊”、借用《最後的瘋狂》電影為名,註明“由李鵬領銜主演”,“此片譽滿全球,榮獲法西斯最高獎”。香港學聯的學生舉著巨大黄色標語,引入注目,並沿途向觀眾派發複印的香港報紙資料。中山大學有人用四塊大布做成四個巨大的“醒”字,表示“廣東人民不會再沉默”[9]。文艺单位的工作人员,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廣東電視台珠江經濟廣播電台、中國金報、亞太經濟時報等十多個新聞單位的記者編輯,新華社駐廣州五十多個記者職員,亦到廣東省府前參與,並打出“良知、真識”、“反對新聞封鎖”、“人民有權利知道國家大事”、“要求新聞自由”的標語旗幟,也有“港澳新聞出版界”的招牌出現在遊行中,並受到群眾歡迎。有市民表示,因為北京戒嚴之後廣州報紙、電視台有關學潮的新聞基本消失了,只有通過香港的報道才能了解情況,因此遊行隊伍中亦出現「感謝香港新聞界」的巨幅標語[13][14][15][16][8][9]。凌晨2时多开始,游行队伍陆续散去。三時,遊行學生陸續返校,學校沿街的大排檔因此生意興隆[11]

一名广州外國領事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认为廣州当时以“經濟繁榮”“商業聞名”,因此其民運的規模“出乎意料”,也有參與者受訪時指其從演講者的口音中,認爲廣州活動中最積極的參與者往往是外省籍的學生與人士[15]大公報的評論則認為,此前“外省人眼裏的廣州人只顧「搵」錢,不問政治”,但廣州街頭的罕見大遊行會改變人們的看法[9]

Remove ads

後續

遊行次日即5月24日白天,广州市內沒有遊行,有學生領袖表示廣州市內已經連續多日組織大規模遊行,學生和市民需要休息。廣州高自聯亦考慮不再擴大遊行運動,以便“加強宣傳工作”,使“民主及言論自由的信息”普及。直到6月3日晚解放軍戒嚴部隊進入天安門,廣州才再起大規模的群眾示威。

另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