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社頭泰安岩
彰化縣歷史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早期歷史
社頭泰安岩的觀音菩薩香火相傳是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張娘傳自潮州府饒平縣牛皮社帶來[1]。咸豐年間以竹、木建造小廟[1][2]。1908年重建時,奠定今貌為方位座北朝南,格局包含三川殿、正殿、兩護龍廂房、院門、五營廟及戲台的傳統閩南式廟宇[3]。1981年,行政管理從寺廟管理人制變動為管理委員會制[2]。

修復過程
社頭泰安岩寺地勢低而長期積水,又日久梁柱遭白蟻蛀蝕,加上九二一地震造成前頃,有傾倒毀壞[3]。2012年9月末,在管理委員會主動向縣府提報下,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2]。2018年1月10日,彰化縣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通過修復計畫[4]。廟方自籌110萬元、文化部補助1870萬元、縣府編10%配合款220萬,2019年2月26日由縣長王惠美主持修復開工[1]。2021年12月31日,由縣長王惠美與泰安岩主委張聰標主持入火安座,宗教委員會總召余政憲代表總統致匾「慈雨廣被」,社頭鄉長劉錦昌、立委陳素月等地方士紳與會[3]。後再由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補助970萬元興建停車場等設施,2023年5月23日啟用[5][6]。
地方信仰
社頭泰安岩是張厝與芋寮(廣興村)的公廟[2]。在廟宇地位上,武西堡的泰安岩對應武東堡的清水岩[6]。
相傳廟後一株茄苳樹因韋恩颱風倒伏後本來要移除,但發生鋸樹工人跌落、機械失靈等事,於是被廟方放任其生長,日後居然長出對應寺內供奉的五尊觀音像的五根枝幹[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