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私有信息檢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密碼學私有信息檢索(英語:Private information retrieval,PIR)協議令用戶可以在不披露下載項目的同時,從持有數據庫的伺服器下載項目。 PIR亦可視為一種弱化的n選1不經意傳輸(OT),但有區別,在於OT亦要求用户不得獲得其他數據項目的信息。

一種平凡但效率奇低的PIR可以通過讓伺服器複製整個數據庫,然後傳送給用戶實現。實際上,單伺服器(不論是經典或量子)設定下,這是唯一能信息學安全地保護用戶查詢的方案。有兩種方式應對這個問題:要麼假設伺服器計算能力有限英语Computationally bounded adversary,要麼假設有若干個相互不串通的伺服器,而各伺服器持有一份數據庫的備份。

該問題的信息論版本於1995年由本尼·楚爾奧德·戈德里克埃亞爾·庫希列維茲邁度·蘇丹引入[1]計算版本則於1997年由埃亞爾·庫希列維茲拉斐爾·奧斯特洛夫斯基提出[2]。之後又有研究者提出了理論上非常高效的方案。單伺服器(計算安全)PIR只須(均攤)常數通信 ,而k—伺服器(信息學安全)PIR則可用 通訊完成(但下界仍然是近乎線性的量級[3])。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