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穗高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穗高岳map
Remove ads

穗高岳(日语:穂高岳ほたかだけ Hotaka-dake)位於日本,是以中部山岳國立公園[a]飛驒山脈奧穗高岳為主峰的山群總稱。標高3,190公尺,現為日本第三高峰,並是日本百名山[3]新日本百名山日语新日本百名山[4]花之百名山日语花の百名山[5]之一。又稱穗高連峰,並與槍岳合稱槍穗高連峰[6]

事实速览 穗高岳 穂高岳, 最高点 ...
Remove ads

概要

奧穗高岳為北阿爾卑斯最高峰,與北方的涸澤岳、北穗高岳、南岳日语南岳、中岳、大喰岳日语大喰岳等山岳連成一氣,並與更北的槍岳合稱「槍·穗高連峰」[7]。除了前穂高岳以外,主要都在長野縣松本市岐阜縣高山市的交界上。在地質上,是以柱狀節理發達的穗高安山岩類為主,並受到山岳冰河的冰蝕作用影響下,形成陡峭的岩峰[7]

奧穗高岳東方有屏風頭(標高2,565.4公尺)、前穗高岳、明神岳等山岳,與奧穗高岳之間是被稱作「吊尾根」的山脊[7]。從前穗高岳到屏風頭的岩峰分別編號為Ⅰ峰(前穗高岳)至Ⅷ峰,明神岳南方的岩峰也編為Ⅰ峰(明神岳)至Ⅴ峰[7]

從槍岳開始往南延伸的南北向山稜,到奧穗高岳後轉向西南方,連結西穗高岳日语西穂高岳與西穗高獨標[7]。從該處往西南方開始,地質從穗高安山岩類變成地形和緩的瀧谷花崗閃綠岩。南方的燒岳就位在該延長線上[7]

從奧穗高岳經吊尾根至前穗高岳,再沿著圈谷(冰斗)向下可至上高地河童橋日语河童橋。另外,從岐阜縣側的穗高岳山莊日语穂高岳山荘往白出澤下山,或是從西穗高岳搭乘纜車下山,可至新穗高溫泉日语新穂高温泉

穗高岳與劍岳谷川岳合稱日本三大岩場。其中,位於涸澤岳至南岳稜線飛驒側的瀧谷,是與谷川岳一之倉澤並列的著名岩場。瀧谷不只地勢陡峭,也有大量脆弱岩石,被稱為岩之墓場。另外,前穗高岳東側、奧又白谷上方也有陡峭的岩壁,稱前穗東壁。

做為穗高岳登山基地的涸澤日语涸沢,是奧穗高岳與前穗高岳之間的U字型冰斗,但是夏季然有積雪,要做好防寒準備。

長年以來,穗高岳與南阿爾卑斯間岳並列為日本第三高峰,但在2020年11月1日撥出的《林先生初耳學日语林先生の初耳学》節目以GNSS測量出3191公尺[8],未來有可能獨占第三高峰寶座。

Remove ads

山名由來

古時因其外型近似祭祀用具而稱做「御幣岳」。1646年(正保3年)的國繪圖日语正保国絵図則記載為「保高嶽」。1693年(元祿6年)穗高神社宮司將其記為「穗高嶽」。之後,1909年完成首次槍岳穗高岳縱走的鵜殿正雄將其正名為「穗高岳」[9]

地質

火山地形

穗高岳主要是由稱做穗高安山岩[10]英安岩熔結凝灰岩所組成。該岩石是源自於約175萬年前噴發的火山碎屑流(丹生川火碎流)。該次噴發的熔岩約是3萬年前姶良破火山口日语姶良カルデラ噴發的2倍、1914年(大正3年)櫻島大正大噴發的430倍、雲仙普賢岳噴發(1991-1995年)的2800倍。該次噴發後,地盤在100萬年內抬升約2000公尺,形成現在的穗高岳。

冰河地形

穗高山系有涸澤圈谷日语涸沢カール等眾多冰河地形。1963年,國土地理院五百澤智也日语五百澤智也透過空拍圖分析,認為包含未列為冰河地形的橫尾谷等地,皆是古代大規模冰河所遺留的地形,並提出可分為約6萬年前的橫尾冰期,與2萬年前的涸澤冰期[11][12]

人類活動史

  • 1880年(明治13年) - 威廉·戈蘭德日语ウィリアム・ゴーランド上條嘉門次日语上條嘉門次引導下登上明神岳。
  • 1893年(明治26年) - 測量官館潔彥日语館潔彦完成首次前穗高岳登頂。同年沃特·威斯頓日语ウォルター・ウェストン也登上前穗高岳[13]
  • 1906年(明治39年) - 測量官阿部郡治完成首次奧穗高岳登頂。
  • 1909年(明治42年)8月 - 鵜殿正雄等人登上奧穗高岳並縱走至槍岳。
  • 1911年(明治44年)夏 - 小島烏水日语小島烏水登上奧穗高岳並縱走至槍岳。
  • 1912年(大正2年)8月 - 鵜殿正雄完成西穗高岳至奧穗高岳首次縱走。
  • 1924年(大正13年) - 今田重太郎開設穗高岳山莊[14]
  • 1925年(大正14年)8月11日 - 攀岩俱樂部藤木九三日语藤木九三、松井憲三等人完成首次北穗高岳瀧谷攀登。同日,早稻田大學山岳部也完成攀登。
  • 1927年(昭和2年)7月 - 伊藤愿完成北穗高岳瀧谷單獨攀登。
  • 1939年(昭和14年) - 上高地登山導覽組合的涸澤小屋日语涸沢小屋開業。
  • 1941年(昭和16年) - 登山嚮導村上守建設西穗山莊日语西穂山荘,成為北阿爾卑斯南部唯一全年開放的山小屋[15]
  • 1948年(昭和23年) - 小山義治建設北穗高小屋。
  • 1951年(昭和26年) - 朋文堂的新島章男建設涸澤Hutte日语涸沢ヒュッテ
  • 1955年(昭和30年)1月2日 - 前穂高岳東壁尼龍編織繩事件日语ナイロンザイル事件
  • 1956年(昭和31年) - 登山嚮導上條親人(かみじょうちかと)建設岳澤Hutte(現在的岳澤小屋日语岳沢小屋[16]
  • 1957年(昭和32年)3月 - 芳野滿彥日语芳野満彦等人完成首次積雪期前穗高岳IV峰正面壁攀登。
  • 1967年(昭和42年)8月1日 - 西穗高岳落雷遭難事故日语西穂高岳落雷遭難事故
  • 1969年(昭和44年)1月 - 吉尾弘日语吉尾弘於積雪期攀登穗高屏風岩中央壁JECC路線。
  • 1970年(昭和45年)7月 - 新穗高高空纜車日语新穂高ロープウェイ開業。
  • 2006年(平成18年) - 平成18年豪雪造成岳澤Hutte毀壞,停止營業[16]
  • 2009年(平成21年)9月11日下午3時20分 - 岐阜縣防災直升機在救援登山客時,擦撞奧穗高岳山頂附近的岩壁而墜機[b]
  • 2010年(平成22年)7月23日 - 岳澤Hutte更名為岳澤小屋重新營業[16]
Remove ads

穂高岳的山峰

更多信息 山容, 山名 ...
Remove ads

登山

穂高連峰雖然是日本第三高峰,但是攀登的危險程度遠遠要高於攀登富士山。自古以來有數不盡的登山愛好者在這裡成了不歸人。也正因爲如此穂高連峰吸引了日本囯内外衆多登山愛好者慕名而來。

穂高連峰在五月黃金周的殘雪期也可以攀登,下面所列一般路線是在無雪期的常用路線。有積雪的時候非常危險,無法通行。

一般路線

奧穗高岳
上高地-明神池-徳澤-横尾-涸澤-奥穂高岳
上高地-明神池-徳澤-環行走廊(屏風山坳)-涸澤-奥穂高岳

橫尾·穗高岳線的登山路線中,經由涸澤的路線是最多人選擇的路線[6]

北穗高岳
上高地-明神池-徳澤-横尾-涸澤-北穂高岳
西穗獨標
新穗高溫泉-新穗高纜車-西穗山莊-丸山-西穗獨標
上高地-中尾根-西穂山荘-丸山-西穂独標

從徳澤經環行走廊到涸澤的路線,特別是過了屏風山坳的北側斜面,即使8月也有残雪,雖然設有鐵鍊和纜繩,但仍有十分狹窄危險的路段。

強健者路線

前穗高岳、奧穗高岳
上高地-岳澤小屋日语岳沢小屋-紀美子平-前穗高岳-奥穗高岳
新穗高溫泉-穗高平小屋日语穂高平小屋-白出澤-奥穗高岳

岳澤山小屋到紀美子平這段(重太郎新道日语重太郎新道)是日本著名的陡峭攀登路線,由於中途沒有補水處,所以一般要同時攀登前穂高岳和奥穂高岳時,會選擇從上高地經涸澤先到奥穂高岳再到前穂高岳。

專業者路線

槍穗高縱走路線
槍岳大喰岳日语大喰岳中岳日语中岳 (北アルプス)南岳日语南岳大切戶日语大キレット-北穗高岳-涸澤岳-奥穗高岳-前衛峰日语ジャンダルム間岳日语間ノ岳 (北アルプス)西穗高岳日语西穂高岳-西穗獨標

如上述,各山峰間有縱走路線連接,其中僅涸澤岳至奧穗高岳區段適合一般人攀登。如概要所述,位於涸澤岳北面的瀧谷是截然不同的地貌。想爬北穂高岳,奥穂高岳兩山時,先下至涸澤再爬另一座山較為安全。另外,奧穗高岳到西穗獨標之間的前衛峰、天狗頭、間岳是攀登難關,十分危險。

從奧穗高岳經由往前穗高岳的吊尾根下山至岳澤的重太郎新道,雖然從技術上並不困難,但曾發生多次滑落事故,改往涸澤(支稜)較為安全。

周邊的山小屋

Thumb
殘雪期的西穗山莊日语西穂山荘

上高地與大正池周邊有飯店與旅館。此地是登山要道,所以周邊有許多山小屋,部分還附設露營指定地[20]

更多信息 圖片, 名稱 ...
  • 瀧谷避難小屋與白出小屋是緊急用避難小屋。
  • 夏山診療所日语夏山診療所設於穗高岳山莊、涸澤Hutte、西穗山莊、德澤園、上高地巴士總站。

地理

周邊山岳

位於飛驒山脈(北阿爾卑斯)南部的岐阜縣與長野縣界主稜線。前穗高岳與明神岳位於長野縣側。

Thumb
槍岳山頂眺望穗高連峰

源流河川

Thumb
飛驒澤與瀧谷岩場

以下河川皆流入日本海

  • 涸澤、橫尾谷、岳澤 (梓川支流
  • 白出澤、瀧谷 (蒲田川日语高原川支流)

影集

註釋

參考文獻

關聯項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