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
中華民國空軍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簡稱第三聯隊,前身為空軍第三驅逐機大隊。目前駐守清泉崗基地,負責衛戍西部的空防安全,和第一聯隊輪流駐防馬公基地。
沿革
-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空軍第三驅逐機大隊成立於江蘇省句容。[1]下轄第7中隊、第8中隊、第17中隊,大隊長王星垣,部隊主要由兩廣事變投誠的廣東空軍飛行員,搭配廣東空軍購置的美國機、南京政府的義大利戰鬥機與少量美軍機合編,操作機種波音二八一、布雷達27、飛雅特32、霍克三戰鬥機。
-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2月,廣西空軍人員補充入7、8中隊,大隊長由吴汝鎏接任。部隊補充I-152戰鬥機22架。
-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廣西空軍人員補充增編32中隊,部隊補充9架格鬥士戰鬥機。
-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移編中美空軍混合團,隸屬美國第十四航空隊。
- 1945年,對日抗戰勝利後,第三大隊駐防徐州負責綏靖任務,換裝P-51D/K戰機。
- 1949年,隨國府遷臺,並進駐屏東基地。
- 1951年接收部分P-47N戰機。
- 1953年,第三大隊與第十一大隊於空軍屏東基地擴編為「空軍第三聯隊」,同年第十一大隊改隸第二聯隊。
- 1955年12月換裝F-86F噴射戰鬥機
- 1959年,空軍第三聯隊移駐臺中空軍清泉崗基地。並於1960年5月換裝F-104星式戰鬥機。
- 1976年元旦,空軍第三聯隊更銜為「空軍第五四四戰術戰鬥機聯隊」,同年8月16日再度更銜為「空軍第四二七戰術戰鬥機聯隊」。
- 1977年6月16日前身為黑貓中隊的第35中隊在台中清泉崗基地復隊,暱稱「羚羊夜攻中隊」,直屬於空軍總司令部,配備武裝化的T-33A射星式教練機20架,全隊分成三個夜攻分隊和一個反電子分隊。
- 1983年8月1日第35中隊奉令改銜為「第35作戰隊」。
- 1989年9月1日第35作戰隊開始換裝武裝化的AT-3攻擊機20架,採東南亞三色叢林迷彩塗裝,這是臺灣軍事史上第一個專責對地攻擊與夜間作戰的空軍單位。(上一個類似單位是空軍在大陸時期的第九大隊)
- 1991年1月第427聯隊成為空軍第一個換裝F-CK-1經國號戰鬥機部隊。
- 1992年7月1日因應任務需要,第35作戰隊奉令遷移到位於新竹基地的第499聯隊。
- 1994年12月28日第一個F-CK-1經國號戰鬥機中隊(第427聯隊第8中隊)正式成軍。
- 1995年6月1日第439聯隊在台中清泉崗基地成立「空中預警電戰機隊」,陸續接收4架E-2T預警機與1架C-130HE電戰機。並於同年11月22日由總統李登輝先生主持E-2T預警機暨第二個IDF經國號戰鬥機中隊(第427聯隊第28中隊)成軍典禮。
- 1997年4月15日第427聯隊F-CK-1經國號戰鬥機成軍。
- 2000年元旦,「空中預警電戰機隊」自台中清泉崗基地遷回屏東,並恢復第廿大隊編制。
- 2004年11月1日第三大隊及第八中隊裁撤,第七及廿八中隊改編成作戰隊。
- 2017年,聯隊番號改回「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2]
Remove ads
指揮管轄

- 聯隊長少將、副聯隊長上校
- 測評戰研中心
- 第七戰術戰鬥機作戰隊
- F-CK-1A/B MLU 經國號 × 30架
- 第八戰術戰鬥機中隊
- F-CK-1A/B MLU 經國號 × 20架
(於民國93年11月1日裁撤)
- F-CK-1A/B MLU 經國號 × 20架
- 第二八戰術戰鬥機作戰隊
- F-CK-1A/B MLU 經國號 × 20架
- 空軍第三修護補給大隊
- 空軍第三基地勤務大隊
- 憲兵第三中隊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